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 第421章 来自长安的信函

第421章 来自长安的信函(2/3)

,带着燕王卫和突厥的骑兵展开过遭遇战,还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怎么就突然变得身份特殊,不适合去危险的地方了?

    那叫他来干什么?

    来做客吗?

    苏定方心中满是疑惑,但见李靖和尉迟敬德一脸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

    加上苏定方心中仍牵挂着受伤的士兵们。

    所以,他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朝着李靖问道。

    “总管,我们不是要抓紧时间,克服现在的困难,同时把燕王李恪找来协助吗?”

    “就算是没有他来了之后,没有预想中的快速打破目前的僵局。但是只要他来了,我们当面跟他沟通事情,在后勤方面,有他这个本地的藩王在,还是比较方便吧?”

    “怎么这会不着急不说,你们带着他还不方便,还不能带他去危险的地方?这是不是有什么别的缘由,还请总管明示。”

    说完,苏定方一脸诚恳的看向李靖和尉迟敬德,眼中满是探寻的急切。

    “呵.....”

    苏定方的话一说完,李靖十分克制的轻呵了一声。

    苏定方从来到李靖麾下效力以来,第一次看到李靖如此纠结、后悔、又带着些许无奈的神情。

    见到李靖这番表情,最终还是一旁的老伙计尉迟敬德站出来解围了。

    他苦笑着看了一眼苏定方,从怀里取出一封密函,递给苏定方道。

    “我们俩刚才说的不是燕王李恪。”

    “喏,你看看就明白了!”

    ......

    “太子殿下为何好好地,会来这里?”

    等到苏定方看完尉迟敬德递给他的密函,那张脸上瞬间被惊愕和担忧填满。

    就连拿着密函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盖因为这封盖有李世民印玺的密函中,详细阐述了太子听闻北疆战事艰难,心系将士,决定亲自押送粮草物资,慰问并鼓舞士气。

    同时,作为大唐未来的储君,也不能不知兵事。

    希望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前线战事,积累军事经验,为日后治理国家打下基础。

    为此,不日便将和朝廷拨发给征讨大军的物资,一块来到北疆。

    苏定方看完信函之后,定了定神,一边将手中的密函还给尉迟敬德,一边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说完这句话之后,看向两人的眼神中,都带着几分急切。

    “两位总管,太子殿下千金之躯,肩负着大唐的未来,怎可轻易涉险至此!两位总管作为统帅,应当明白,战场上‘兵凶战危’,可不是儿戏的地方!这战事一旦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候,战场覆盖范围内,就算是双方的驻地,也谈不上绝对安全。”

    说完这句话,他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狂跳的心平复些许。

    “要知道,兵者,诡道也,三十六计之中,擒贼先擒王,直捣黄龙,可是最管用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而有些将帅,为了快速的解决某些战事,一般而言就会采用这种快速又便捷的战术。”

    苏定方目光灼灼,言辞恳切,恨不得将所有的担忧一股脑倾吐出来,让两位总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在苏定方将心中的担忧一股脑地倾诉出来后,他却没有注意到,李靖原本喜怒不形于色的脸,顿时黑得如同锅底一般。

    他看了一眼苏定方,微微张了张嘴,却怎么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一时间场面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定方,你所言极是。但太子殿下既有此决心,又持有圣上印玺的密函,我们阻拦不得,只能全力以赴确保他的安全。”

    还是一旁的尉迟敬德,见到气氛有些不对,率先打破了沉默。

    只不过说来也奇怪,在尉迟敬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苏定方只觉得尉迟敬德在说话的时候,看他的眼神中竟带着一丝别样的意味。

    像是让他不要多想,又像是在暗示他,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只不过,对于明显有些担忧过度的苏定方来说,尉迟敬德那看似笃定的眼神,虽能起到些许安抚作用,但他内心的忧虑依旧无法完全消散。

    毕竟,太子殿下的安危实在太过重要,容不得一丝闪失。

    突厥人从小就生长在穷山恶水之中,生性剽悍,养成了掠夺的习性。

    并且,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了坚韧的意志和高超的骑射本领。

    打起仗来凶悍异常,为了胜利更是不择手段。

    面对这样的对手,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

    在领兵打仗上,对于李靖和尉迟敬德两位总管,几乎可以说是大唐内最顶尖的存在。

    他们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无论是战术谋划、临场应变,还是亲自带兵冲锋,都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

    然而,此次太子殿下亲临北疆,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