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所有围坐在篝火旁的突厥人,不管是牧民也好,还是那些部落首领也罢。
不时的看向坐在篝火旁的李恪,眼神中全是一片极度的狂热。
盖因为在两位祭师的讲述中,突厥人逐渐认识到,他们所遭遇的严寒和大雪,并非天灾,而是因为颉利可汗的暴政和无道所致。
于是上天派来了一个更加仁慈、有能力,还会操作雷电的领袖来引领他们。
而这个人,无疑就是李恪!
因此,当篝火在寒夜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时,每一个突厥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李恪的狂热。
他们期待着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的部落会走向更加富强的未来。
当然此时的李恪并不知道,这近乎传教的一幕。
“蜀王殿下,感谢您及时的赶来,救了小女子一命,大恩不言谢,请允许我以水代酒,敬你一杯。”
篝火前,少女明安巴雅尔双手举起一杯水,站起身来对着李恪微笑着说道。
她言语真诚,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庆幸。
毕竟,若是李恪再来晚上那么片刻,恐怕她现在已经香消玉殒了。
听到她的话,李恪也不管真假,微微一笑,礼貌的站起身来。
拿起手中的杯子,习惯性的碰了一下明安巴雅尔手中的杯子,然后轻轻地抿了一口,说道。
“巴雅尔小娘子,太客气了,你们远道而来,来到我的封地参加贸易,却受到突厥人的劫掠,没有怪小王救援不力,小王就已经非常欣慰了,不敢受这救援之功。”
李恪的话说的很客气,谦虚有礼的样子,更是让明安巴雅尔如沐春风,她不禁感慨。
这个李恪作为大唐的亲王,大唐帝国皇帝的第三个儿子,身份尊贵无比。
这样的人物,即使在面对自己这个没有表露出任何身份的小女子面前,也没有任何的傲慢和架子。
还始终保持着一种谦虚和低调的态度,这让明安巴雅尔非常受用,她赶紧出声说道。
“蜀王殿下言重了,这点是非小女子还是分得清楚的,无论如何感谢殿下的相救之恩。”
说话间,明安巴雅尔从某个沟壑中,取出来一块造型精致的玉佩。
双手递给李恪道:“这枚玉佩乃是我贴身收藏之物,今日我想将它赠予给蜀王殿下,以表达我对殿下的感激之情,以后若是殿下遇到小麻烦,需要小女子的帮助,只需派人通知一声,我必会尽全力相助。”
李恪没有想到即使自己救了她,她也不愿暴露身份。
好在他也不是那种强人所难之人。
所以,也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
但要说,不对她的身份不好奇,那也是假的。
于是,李恪在伸手接过了这枚玉佩时候,试探的说道。
“一看巴雅尔小娘子言行举止得体大方,一定出身于高贵无比大部落,说来也不怕丢了面子,小王虽然贵为大唐亲王,但是初到朔方,确实还有不少的地方,需要仰仗你们这些草原部落的帮助,那么我就收下了。”
对于李恪坦诚的态度,明安巴雅尔越发的欣赏。
以往接触到的那些草原贵族,他们的目光中总是充满了算计和利益考量,而那些有权有势的中原人,面对她,尽管隐藏的很好,但是不经意的往往表现的傲慢自大。
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讨好她,以此在阿哒那里谋求好处。
然而,李恪却不同,他的坦诚和真挚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却不知道,李恪的父亲,可是二凤李世民,一位一个善于表演的皇帝。
为了征服所有的人,李世民装成啥也不懂的小学生,将政事推给众宰相他们去处理。
更是主动接受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给人一种礼贤下士的样子。
而且李世民还会哭,可以负责任的说,论起中国历代帝王中最能哭的人,二凤若认了第二,绝对没人敢认第一!
白居易那首着名的《七德舞》中就有一句:“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就最能体现这一点。
所以说,当她认为继承了李世民优秀基因的李恪,是个老实人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就在她大手一挥,将草原人的洒脱直爽,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后,说道。
“蜀王殿下你尽管收下便是,小女子既然送出了这枚玉佩,自然就是将殿下当做了朋友,以后若是有什么事,直接招呼一声,刀山火海,小女子在所不辞。”
岂不知,李恪听完这番慷慨激昂的话后,心中暗自欣喜。
见明安巴雅尔上了套,他便顺势且自然的问道。
“不过,巴雅尔小娘子,我有一事不明,还望你能告知。”
“殿下请讲,小女子定当知无不言。”明安巴雅尔不等李恪要问什么,便爽快的说道。
“巴雅尔小娘子爽利,小王想问的是,如果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