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 第129章 三百里加急

第129章 三百里加急(2/3)

而在这铁刺猬的背后,还有一支精锐的弓箭手部队。

    他们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准确而迅速地射击着突厥骑兵。他们的箭矢如同冰雹般落下,每一次射击都让突厥骑兵痛苦惨叫。

    薛万均的骑兵如同猛虎下山,从背后冲向突厥军队。他们的攻击如同雷霆一般猛烈,每一个骑兵都如同死神一般,收割着突厥士兵的生命。

    突厥军队被前后夹击,陷入了绝境。

    只能纷纷挥舞着马刀,靠着这股冲势,继续向前......

    然而,当他们靠近那些长枪兵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受到了对手的可怕。

    长枪兵们手中的长枪如同灵蛇出洞,迅速刺向突厥骑兵。他们的动作迅速而准确,每一枪都带着强大的力量。

    突厥骑兵纷纷在长枪的攻击下落马,他们的马匹也因为承受不住这种攻击而倒下。

    这样的唐军阵型,让突厥骑兵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散乱的、可以被轻易击破的敌人,而是一个组织严密、武器精良、战术得当的强大军队。

    他们试图突围,但唐军的防守严密,让他们无法突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突厥骑兵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唐军的攻击却越来越猛烈。

    最终,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战斗结束了。

    突厥骑兵已经被完全击败,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无法攻破唐军的防线。

    在巨大的伤亡面前,他们选择了投降...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快到了连军中的将士都没有想到的地步。

    虽说孙子兵法有,疾如风,侵如火,动如雷霆,这样的话。

    而这句话用在一支军队身上,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战术技巧,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严明的纪律。

    好在,大唐现在的军队,经过这些年的战斗,堪堪达到了这样的条件。

    在战斗结束的第一时间,柴绍便第一时间回到了中军大营,摊开纸张,开始书写这次朔方的作战报告。

    在巨大的喜悦下,他笔下的文字如流水般流淌,将这场大战的经过、唐军的英勇、战术的运用,以及李恪的出现,蜀王卫的建立等,都记录在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待到柴绍写完,他放下手中的笔,将信塞进信封,交给早已经等待多时的专门传令兵时。

    还在墙头上,戴着一顶战盔观战的李恪,对此一无所知......

    -------------------------------------

    三日后,长安。

    凌晨。

    长安的城门,依旧紧闭。

    从周朝开始流传下来的宵禁,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依旧完整的保持了下来。

    然而就在这天凌晨,长安城里的宁静,还是被一阵急骤的马蹄声所打破。

    “三百里加急,朔方急报!”

    “三百里加急,朔方急报!”

    两匹骏马在长安城外平整的官道上急速的奔跑,扬起了一片淡淡的灰尘。

    战马的鼻孔中也喷出白色的雾气。

    有经验的专业人士一眼就可以看的出,它们必定是经历长途跋涉,不惜马力,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为了节约时间,人还未到达城下,声音便已远远传来。

    承天门是长安的北门门户,加上后面就是皇宫,就算是和平时期,历来也是防御严谨。

    不过,骑士的声音,在寂静的夜中,很快就传到城墙上。

    今日值班的是统领,是昭武校尉薛陉。

    在听到动静的第一时间,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是从旁边的城墙上,拿起一根火把丢了下去。

    等到探出脑袋,借着火把的余光,看到黑夜中,骑兵头上迎风飘扬的红羽,他的呼吸顿时也变得急促起来。

    因为从武德年间开始,红绫信使一共出现了不到三次。

    从最早的突厥进犯,到后来的渭水之盟。

    每一次,都是与大唐这个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

    来不及思考,他大声喊道。

    “快...速度放吊篮!让他们进城...”

    两个边境信使,被吊到了城头之后,除了要了一杯水,没有丝毫的耽搁,再一次换乘坐骑,穿过后面一条简短的街道,径直去了皇宫之中,

    而送走了两尊大神的昭武校尉薛陉,这才有时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在千牛卫的护送下,几名传令兵这才喘着粗气,完成了此行的任务。

    这时,得到消息的李世民,也披着一件黄色长袍,出现在东宫御案前。

    拿着那封由柴绍亲笔书写的战报,快速的看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好...很好...

    半盏茶后,一阵剧烈的笑声,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