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汉军今日的攻城,似乎……结束了!”
随着麾下士卒的汇报,曹洪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些许,他几乎是瘫软般地一屁股坐在冰冷的城砖上,背靠着箭垛,粗重地喘息着。
城墙内外的硝烟尚未散尽,浓烈的血腥味与焦臭味混合在一起,刺激着人的鼻腔。
他抬眼望去,城下汉军的营寨灯火依旧,只余下伤兵痛苦的呻吟在夜风中回荡……
“终于退了……”
曹洪喃喃自语,声音沙哑。
这短短三日,对他而言却仿佛三年般漫长。
汉军的攻势一日比一日猛烈,张飞那厮更是身先士卒,如疯虎一般,若非襄国城池坚固,城中守军又拼死抵抗,恐怕此刻城头早已插上了汉军的龙旗。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与汗水,眼神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
“伯舆、德达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他望向南方,王基与孙礼率领的两千精锐,是他最后的希望。
若是他们能成功烧毁汉军粮草,迫使张飞退兵,他曹洪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如今,三天过去了,却依旧杳无音信,让他心中的不安越发浓重……
夜色渐深,曹洪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亲兵的搀扶下,刚刚回到府衙,准备稍作歇息。
他刚躺下,房门便被“砰”的一声撞开,一名亲兵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之色。
“将军!汉军……汉军撤了!他们撤兵了!”
“你说什么?!”
曹洪如同被针扎了一般,猛地从床榻上弹坐起来,一把抓住那亲兵的衣襟,厉声喝问,眼中充满了惊疑……
“千真万确!将军!小的亲眼所见!城外的汉军营寨……空了!他们真的撤了!”
曹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把推开亲兵,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甚至来不及披上铠甲,便发疯似的向城头跑去。
当他登上城头,借着微弱的星光和城头火把的映照,看到城外如今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些歪斜的旌旗和散乱营帐之时,一股狂喜涌上心来。
“真的……真的撤了?”
曹洪喃喃自语,心中的巨石仿佛瞬间落了地,他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定是伯舆他们成功了!烧了汉军的粮草!哈哈哈哈!天不亡我曹洪!天不亡我大魏!”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厉声喝道:“快!传我将令!命城中将士,点齐兵马!汉军缺粮撤退,定然仓促,军心不稳,走不了多远!此乃天赐良机,我等立刻追击!”
“喏!”
很快,襄国城门大开,曹洪亲自率领着城中一千骑兵涌出城门,沿着汉军撤退留下的痕迹,向北追去。
刚追出十余里,前方的哨探便押着几名垂头丧气的汉军俘虏赶了回来。
曹洪一见,立刻上前,厉声喝问:“说!尔等为何突然撤军?张飞那厮如今在何处?”
……
在他们被打得皮开肉绽,浑身是血后,才哭喊着招认。
“将军这不是明知故问!我军……我军粮草被你们偷袭烧毁,军中已断粮两日,将士们饥饿难耐,将军无奈只得连夜撤回高邑就粮!”
“果然如此!”
曹洪闻言,心中大喜,他放声大笑,意气风发,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哈哈哈哈!定是伯舆他们功成!汉军没粮了!传令下去,叫城中守军留下一千人守城,其余人马,随我追击!务必在汉军抵达高邑之前,将其截杀!”
“将军!”
一名跟随曹洪多年的亲兵统领,见曹洪如此急切,忍不住上前劝道。
“张飞骁勇,荀谌多谋,我军尚未收到王基、孙礼将军的确切回报,汉军此番撤退,会不会是他们的诱敌之计?还请将军三思啊!”
曹洪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他并非愚蠢之人,自然也想到了这种可能,但一想到连日被张飞压着打的憋屈,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一丝反败为胜的希望,他实在不愿轻易放弃。
他沉吟半晌,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我等先行追击,仔细查探汉军沿途留下的痕迹,尤其是他们埋锅造饭的灶台数量。若真有诈,到时再做定夺不迟!”
“喏!”
半个时辰后,曹洪率军来到一处汉军先前宿营之地,他翻身下马,亲自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着汉军遗留下来的灶台。
毕竟古代行军,灶台数量与兵力、粮草状况息息相关,乃是判断敌军虚实的重要依据。
片刻之后,负责查验的魏军士卒回报:“启禀将军!此地汉军遗留的灶台数量,比他们在襄国城外围城之时,至少减少了一半有余!”
“减灶!”
曹洪心中一动,脸上的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