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深处,孙宇敏锐的灵觉却捕捉到了一丝潜藏的、截然不同的危险气息——一股极其隐晦的、甜腻中带着金属腥气的味道,如同潜藏在花丛下的毒蛇,无声无息地弥漫在阶梯的尽头。是水银!而且浓度远超外面溶洞汞湖!
他心中警兆更甚,步伐却丝毫未乱。跟在身后的南郭子元显然也察觉到了异常,呼吸变得有些粗重,拄着剑的手握得更紧,浑浊的眼睛里警惕与贪婪交织,死死盯着孙宇的背影,仿佛随时可能暴起发难。
阶梯终于到了尽头。前方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圆形的石室。石室穹顶高悬,其上镶嵌着无数夜明珠与各色宝石,按照周天星斗的方位排列,散发出柔和而璀璨的光芒,将整个石室照得如同白昼,竟无需借助火折之光。
石室的布局极其玄妙。地面并非平坦,而是被雕刻成一个巨大而精细的立体沙盘!沙盘以不同颜色的细沙和碎石,清晰地塑造出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的微缩景观,其轮廓与规模,赫然与西汉时期淮南国的疆域地图一般无二!而在沙盘之上,按照特定的方位,摆放着数十尊高约尺余、身披玄甲、手持戈戟的陶俑兵阵,军容整肃,杀气凛然。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沙盘的核心区域,也就是象征淮南国都寿春的位置,并非王宫模型,而是修建着一座微缩的、却细节毕露的陵墓!陵墓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有城墙、阙楼、陪葬坑等,内层则被一团氤氲的、流动的银色雾气所笼罩,看不清具体形制,只能隐约看到中心似乎有一座宫殿的轮廓。
而在沙盘之外,石室的边缘,环绕着一条宽约丈许、深不见底的沟壑。沟壑之中,并非空无一物,而是缓缓流淌着粘稠的、闪烁着诡异银光的液体——正是那散发出甜腻金属腥气的水银!大量的水银在此汇聚成环形的“护城河“,银光映照着穹顶的星辰,流光溢彩,却散发着致命的危险。
水银河上,没有任何桥梁。只有八个造型古朴的青铜墩台,按照八卦方位,分布在沟壑的边缘,每个墩台距离沙盘边缘都有数尺之遥,彼此之间也并不相连。墩台表面刻着对应的卦象符文。
孙宇在石室入口处停下,目光如电,迅速扫过整个沙盘布局、水银河以及那八个青铜墩台。他脑海中飞快地回忆着兄长孙原曾与他探讨过的汉代王侯陵寝制度,尤其是关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记载,以及道家阵法中关于“八卦衍化,五行轮转“的精义。
“内外陵寝,以水银为界,八卦为渡……“孙宇心中默念,已然明了。这沙盘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这真正核心区域的立体地图与机关总纲!那被银色雾气笼罩的内层陵墓,才是刘安真正的长眠之所,或者说是存放他毕生所寻道家秘典之地。而要渡过这水银河,进入内陵,关键就在这八个青铜墩台所暗合的八卦阵势。
南郭子元也跟了上来,看到眼前这恢宏而奇异的景象,尤其是那水银河中心被银雾笼罩的内陵轮廓,呼吸不禁更加急促,眼中贪婪之光几乎要溢出来。但他也深知这水银之毒厉害,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压着嗓子问道:“孙宇,此乃何地?如何渡过这毒水?“
孙宇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和水银河上,仿佛在专心推演,口中却淡淡道:“此地应是依照淮南国疆域与陵寝规制所建的‘明堂’。这水银河便是内外陵之分界,亦是最后的防护。欲渡此河,需依八卦方位,寻得生门所在,踏墩台而过。“
他伸手指向沙盘上那环绕内陵的银色雾气,语气平淡无波:“你看那内陵之外,银雾缭绕,看似混沌,实则暗合八卦流转之气。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此地水银弥漫,阴寒凝滞,主‘坎’水之象。然物极必反,水势滔天之处,必有克制。坎卦之象,一阳陷于二阴之中,其生门,当在与水相济、或能疏导水势之方位。“
他一边说,一边缓步沿着水银河边缘行走,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那八个青铜墩台,实则脑中飞速计算。根据沙盘上山川走向、兵俑布置,结合穹顶星辰方位,他很快便锁定了对应“艮“卦(山,有止水之意)和“巽“卦(风,有疏导之能)的两个墩台。但他并未立刻指出。
南郭子元听得似懂非懂,他对道家阵法虽有涉猎,却远不如孙宇这般精通,更别提结合汉代葬制与地理来推演了。他见孙宇说得头头是道,心中虽疑,但求宝心切,加之自恃武功,便催促道:“既然如此,那生门究竟在何处?莫要拖延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宇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那个刻着“坎“卦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