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铿!铿!”
盾缘凸出的冰冷铁钩(汉代钩镶特征)相互猛烈咬合、勾连!一面面大盾瞬间连接成一片密不透风、寒光闪烁的环形钢铁城墙!盾隙之间,丈八长矟(骑兵用长矛)如毒蛇出洞,森然探出,锋锐的矛尖在烟尘与火光中吞吐着死亡的寒芒!
张曼成在丘陵上看得睚眦欲裂!“破阵!快破阵!”九节杖疯狂摇动,铜铃碎响连成一片。太平道众被狂热驱使,推着蒙有生牛皮的“地公车”发疯般撞击盾墙!“砰!砰!”生牛皮坚韧,缓冲了长矟的致命突刺,但巨大的冲击力让车后的力士站立不稳。盾墙上缘凸出的铁钩,如同死神的爪子,趁机狠狠勾住力士的皮甲、甚至血肉之躯!
“啊——!”惨叫声中,力士被无情地拖倒在地。盾墙缝隙间,第二阵列的汉军弩手冷静地扣动了擘张弩(汉代强弩)的悬刀!
嗡——!
一片黑云般的弩箭,带着刺耳的尖啸,近距离平射而出!生牛皮在强劲的弩矢面前如同薄纸,瞬间被洞穿!车厢内操作抛石机、投矛手的黄巾精锐,如同被收割的麦子,成片倒下,车厢瞬间被射成了刺猬,鲜血顺着木板缝隙汩汩流淌。
朱儁的南阳军,如同黑色的潮水,漫过那道由弩箭组成的“钢铁荆棘”。他们并未使用长兵,反而反手抽出腰间特制的短柄铁斧(汉代近战利器),专攻下三路!锋利的斧刃在烟尘中划出冷冽的弧光,狠狠斫向黄巾军毫无防护的小腿和脚踝!
咔嚓!噗嗤!
斧刃斩断骨头、切开筋腱的闷响,与骤然爆发的凄厉哀嚎交织在一起,瞬间成为战场的主旋律!泥泞的麦田,迅速被喷涌的鲜血和倒下的躯体染成一片令人作呕的酱紫色。断肢与破碎的草鞋、钉耙在泥浆中翻滚。
混战的核心,南阳黄巾大帅张曼成浑身浴血。手中那柄缴获的汉军环首刀,刃口早已砍得卷曲如锯。他撕下“地公车”上一块生牛皮,死死裹住腹部不断涌血的伤口,但鲜血仍从指缝间不断渗出。不远处,兖州大将韩忠的头颅被倒下的耧车沉重辕木砸得稀烂,尸体在泥泞中微微抽搐。另一员大将孙夏,挥舞着折断的竹矛,徒劳地试图挑开一面钩镶盾,却被三支从盾隙射出的弩箭同时贯穿后背,钉死在泥地里,怒目圆睁。
当朱儁的亲卫统领,手中那杆沉重的马槊,带着千钧之力,劈开最后一名挡在张曼成身前的黄巾力士那简陋的竹盾和单薄身躯时,张曼成眼中最后的光芒骤然熄灭,又瞬间被一种奇异的平静取代。他不再看那逼近的寒戟,而是用尽最后力气,猛地扑向旁边那片被无数人血反复浸透、已成深褐色的焦黑麦田!
他染血的右手颤抖着,探入怀中,掏出一个粗麻缝制的、鼓鼓囊囊的小布袋——那绝非兵符印信!袋口绳索被他牙齿咬开,饱满的、带着泥土清香的麦种,混着他掌心温热的鲜血,如同金色的泪珠,簌簌滚入被战火和鲜血反复犁开的、翻着新鲜泥浪的焦土之中。
“种…麦子…”他干裂的嘴唇翕动,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呢喃。声音被震天的战鼓、垂死的哀嚎彻底吞没。那柄卷刃的环首刀,从他无力的左手悄然滑落,“噗”一声轻响,插入血泥之中。刀柄上缠着的那条早已褪色、沾满泥污的黄色布带,被战场腥风猛地卷起,飘飘荡荡,飞向不远处一株在尸山血海、焦土硝烟中奇迹般幸存下来的、低垂着沉甸甸穗头的麦秆。饱满的麦粒上,沾染着不知是谁的、已然发黑的血迹,在长社战场如血的残阳余晖下,微微颤动着。
喧嚣的战场,在这一隅,陷入了短暂的死寂。唯有那沾血的麦穗,在风中轻轻点头。
夕阳将长社战场染成一片金红,又迅速滑向沉郁的紫黑。打扫战场的汉军士卒,沉默地用简陋担架抬走同袍,将黄巾的尸体堆叠起来准备焚烧。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焦糊和排泄物的恶臭。
许多汉军士卒发现,那些死去的黄巾怀中,尤其是头目身上,几乎都揣着类似的小麻布袋。里面无一例外,都是颗粒饱满的麦种。有的袋子被血浸透,种子和血浆凝结在一起;有的袋子被刀箭刺破,金黄的麦粒散落在死者的衣襟里、身下的泥土上。
朱儁在亲卫簇拥下走过尸横遍野的战场。他停下脚步,弯腰从一具穿着稍好皮甲、像是小头目的黄巾尸体旁,拾起一个半开的麻袋。他抓起一把麦种,黏腻温热的触感传来——那是血,尚未完全干涸。麦粒在他布满老茧的掌心滚动,被夕阳染成刺目的金红色。他忽然想起,就在几个时辰前,在汝水冰冷的河水中潜伏时,那些从他甲缝中插着的芦苇管里滴落的水珠,也曾无声地滋润过河岸边几丛顽强生长的野麦。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正在挖掘的巨大坟坑。沉默片刻,朱儁摊开手掌,将那一把混着人血的麦种,奋力撒向新翻开的、散发着浓烈土腥与血腥的坟土。金色的颗粒在暮色中划出短暂的弧线,纷纷扬扬,落入深坑。
“埋了吧。”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转身走向中军大帐。背影在巨大的、血色的落日下,被拉得很长,带着一种难言的沉重与荒凉。
一名年轻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