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几日前的冷遇,不过是时局混乱下的无奈之举。
江氏想起这个人,眼前一阵恍惚,记忆里这人倒是格外鲜活。
说起来,两人还是有些交情的。
当初,盛长陵入宫受盛瑾亲自扶养,江王妃没少以探望自己为借口,进宫来找已经成为皇帝养子的长陵。
按照祖制来说,这是极其不合规矩的,毕竟哪个皇子还有个宫外的父母。
这是当朝者的大忌。
虽然那时候太子还没定下,但有这个心思的人都远着,生怕惹了皇帝皇后的不喜。
不过,这群人可猜错了她的心思,她当时有了长风那孩子,也不拦着,反而更理解那人的慈母之心。
给人行了方便,也结下一个善缘。
后来江氏一族举族支持景王,也过了自己这边的明路,也使两家关系更亲近了。
虽然最后关头,江家没帮上什么忙,没能得一个从龙之功,但那人是个记旧情的。
往日结下的善缘,今日还能帮了自己。
想到这儿,江氏也不再卖关子了,而是将手里的东西拿出来,递到江无忧跟前。
“太后娘娘如今还记着我们呢,我们前阵子递的拜帖,如今也收到回信了。”
太后这个称呼...
江氏自己倒是把先头的毛病改了,不敢再自称“哀家”,现在风声这么紧,她也不敢虎嘴捋胡须。
再说,自己那些举动,也只是糊弄自己的,上不得台面的,往后还是要看现实允不允许。
或许呢?
自家这个侄女儿,一颗心都拴在了新帝身上,万一成了,那得到的可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号。
自己适当退一步也可以。
“姑母!你说的可是真的?”
江无忧瞬间扬起了一张笑脸,绕过那些被摔碎的瓷片,提着裙摆小跑过来,礼仪什么的都顾不上了。
看到这一幕的江氏皱紧眉头,当了一辈子循规蹈矩的皇后,自然希望自己侄女儿也是个谨守礼法之人。
而且,这样喜怒形于色,在宫中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皇宫,自古就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无忧这么爱使小性子,难保不会因为这个给江家招致灾祸。
江氏这么想着,眉头皱得更紧了。
但当她又看到江无忧满脸喜意的小脸儿时,这股不喜反而压下去不少。
罢了,罢了,还有时间,她慢慢调教就成了。
看着江无忧好像得到什么稀世珍宝似的模样,恨不得净了手,再打开信笺好仔细拜读。
江氏笑着摇摇头,看江无忧还一副不肯相信的模样,故作生气地点了点她的头。
“姑母还能诓骗你不成?你个小没良心的。”
“嘿嘿,自然不是,好姑母,好姑母,全天下最好的姑母,无忧错了,您就原谅无忧的失言吧。”
江无忧抱着江氏的手臂摇着,小女儿姿态足足的,倒是有了之前进宫时,小心讨好的样子。
江氏本来就喜欢这个小辈,刚才又不是真的生气,当即恢复了之前的好脾气。
但该嘱托的还是要好好叮嘱,毕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是关乎江家百年荣光的。
“自是真的,无忧,明日你可得在太后娘娘面前好好表现,历来帝王重孝道,你若是被太后带进宫的,新帝自然会收用你。”
“是,多谢姑母提点,无忧一定会赢得太后娘娘欢心的。”
姑侄俩相视一笑,刚刚的不快全都烟消云散,仿佛都看到之后那称心如意的日子了。
*
江王府。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飞阁流丹,廊腰缦回,所到之处无一不被人惊叹。
江家二人被引着往前走,一路上,江氏越看越心惊,若是早早来过,便可早些知道这些人的不臣之心。
那金砖铺设的小路,夜明珠做的灯盏,便是宫里都没这么奢靡。
江无忧倒是对这些接受良好,毕竟之前就来过几次,知道王府的奢华,此时看着更是加重了贪婪之心。
她想到,只要嫁入皇宫,这些东西,迟早是自己的,自己儿子的,她就兴奋到不行。
正想着,一道威严苍老的女声从江无忧耳边响起,打断了她的畅想。
“二位贵客到了,还请您二位稍候片刻,太后娘娘稍后就来。”
“是,李嬷嬷。”
这个嬷嬷江无忧也认识,之前来的那几次,也都是她来迎着的。
“这是娘娘特意吩咐备的雨前龙井,二位请用。”
“多谢。”
江氏神色如常地接过了茶水,一点也没有摆之前的架子,多了几分随和,看得人心生佩服。
李嬷嬷把这边的情况报给了贵妃椅上躺着的女子,这位新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