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萧彻也立刻站起身,紧随其后。
走在前往慈安宫的路上,沈微澜的脚步沉稳,萧彻跟在她身后半步的距离,目光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阳光透过宫墙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紧紧相依,却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沈微澜能感觉到身后那道沉稳的目光,心中莫名地安定了许多。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至少,还有一个人,会永远站在她身后,不离不弃。
第三章 慈安宫风波,暗藏杀机
慈安宫的气氛一如既往的压抑。太后端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手里捻着一串紫檀佛珠,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眼底的怒意。
沈微澜走进殿内,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儿臣参见太后。”
太后抬了抬眼皮,冷哼一声,语气不善:“皇后倒是越来越忙了,哀家请你过来,还要等这么久。”
“儿臣正在处理一些朝政上的事,耽搁了些时间,还请太后恕罪。”沈微澜不卑不亢地回答。她知道太后是故意找茬,也懒得和她争辩。
“朝政上的事?”太后放下佛珠,目光锐利地看向她,“哀家听说,皇后最近可是把京畿的粮仓都动了?”
“是,”沈微澜坦然承认,“北疆战事吃紧,急需粮草,儿臣也是无奈之举。”
“无奈之举?”太后拍了一下桌子,声音陡然拔高,“皇后可知,京畿的粮仓是为了防备不测的?你一声令下就调走了三成,若是京中发生什么变故,你担待得起吗?”
“太后多虑了,”沈微澜平静地说,“儿臣已经加派了人手护卫粮草,确保万无一失。而且,北疆战事关乎国家安危,若是粮草短缺,导致军心涣散,那才是真正的大祸。相比之下,京畿的风险,儿臣认为是值得冒的。”
“你!”太后被她堵得说不出话来,气得脸色发白,“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国家大事?不过是仗着皇帝病重,趁机专权罢了!”
这话就说得很重了,几乎是在指责她觊觎皇权。沈微澜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太后慎言!儿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大启江山,为了陛下的安危,绝无半分私心!”
“有没有私心,你自己心里清楚!”太后冷笑一声,“哀家听说,你最近和兵部尚书走得很近?哀家警告你,不要以为哀家老了,就什么都不知道!这后宫是后宫,朝堂是朝堂,你一个皇后,还是安分守己些好!”
沈微澜心中一凛。她和兵部尚书接触,确实是为了北疆战事的调度,没想到竟然被太后安上了这样的罪名。看来,太后身边,有人在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太后明鉴,儿臣与兵部尚书,只是谈论公事,绝无其他。”沈微澜沉声说道。
“公事?”太后显然不信,“哀家看,你是想拉拢朝臣,培植自己的势力吧?别忘了,这江山是姓赵的,不是你沈家的!”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不客气了,几乎是在怀疑她有不臣之心。沈微澜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太后若是没有其他事,儿臣还要回去处理政务,先行告退。”
说完,她也不等太后应允,转身就走。
“你!”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沈微澜的背影,“反了!反了!真是反了!”
萧彻紧随沈微澜走出慈安宫,能感觉到她身上散发出的寒意。他低声道:“娘娘,太后她……”
“不必说了。”沈微澜打断他,语气冰冷,“她一向如此,见不得我握有权力。”
这些年来,太后一直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在皇帝病重之后,更是处处针对她,想要把权力揽到自己手里。若不是她根基稳固,手段强硬,恐怕早就被太后斗垮了。
“娘娘小心,”萧彻低声提醒,“太后既然这么说,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沈微澜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次慈安宫之行,只是一个开始。太后绝不会就此收手,接下来,恐怕还会有更多的麻烦等着她。
回到紫宸殿,沈微澜立刻让人去查,是谁在太后面前搬弄是非。很快,消息就传了回来,是丽妃身边的人。
丽妃是太后的侄女,一向依附太后,对沈微澜也颇有微词。这次的事,十有八九是她在背后挑唆。
“娘娘,要不要……”青禾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沈微澜摇了摇头:“不必。现在还不是打草惊蛇的时候。”
她知道,丽妃只是个跳梁小丑,真正的幕后黑手是太后。若是动了丽妃,只会打草惊蛇,让太后更加警惕。
“萧彻,”沈微澜看向一直沉默的萧彻,“你去查一下,太后最近和哪些人来往密切。”
“是。”萧彻领命,转身离去。
看着萧彻消失在殿外的背影,沈微澜的眼神渐渐变得深邃。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但她不会退缩,为了自己,为了沈家,也为了这万里江山,她必须坚持下去。
而萧彻,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