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生神力,我打爆元朝当开国皇帝 > 第389章 聊斋故事之张诚

第389章 聊斋故事之张诚(1/2)

    常青眼中闪烁着精光。

    此子为画壁主角,能在山野偶遇高人,可见福缘深厚。

    不知他此刻,是否已历经画壁中的剧情。

    倘若还没有,或许可借此机缘,结识那画壁世界的道法高人!

    那画壁世界之中,定藏有大玄机。

    而寺庙内的老和尚,也必有大神通。

    想到此处,常青笑道:“原来是赶考的书生,你们倒是胆大,主仆二人竟敢翻山越岭,就不怕遇上盗匪精怪吗?”

    朱孝廉苦笑:“岂会不怕?只是考期将近,若不抓紧赶路,恐难及时抵达京城。”

    常青微微一笑:“这一路,你可曾遇上山贼?”

    朱孝廉摇头:“此乃小生首次翻山越岭,未曾遇上盗贼,就连这大虫,也是首次相见。”

    正说话间,一旁的书童后夏忍不住插话:“公子,还有那被另一条大虫叼走的人。”

    常青转头看向书童,疑惑道:“另一条大虫?此话何意?”

    朱孝廉脸色一变,一拍脑门,焦急道:“哎呀,竟忘了此事!道长,我等其实是遇到了一公一母两条大虫,其中一条追杀我等,另一条则叼着一人消失了。”

    被大虫叼走的那人,也不知道现在是生是死?

    书童后夏忍不住恳求:“道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求你去救救那人吧。”

    常青颔首,问道:“那人是在何处被叼走的?”

    “就在山庄下一公里处左右。”

    朱孝廉连忙答道。

    常青点头:“嗯,你们暂且在此歇息,我前去看看。”

    言罢,他身形一闪,已消失于二人眼前。

    常青一步千里,转瞬便来到二人所言之地。

    他神识扫过,却未见尸体,唯见地上斑斑血迹。

    常青心中一动,循血迹而去,不料血迹在山道上戛然而止。

    常青眉头紧锁,心生疑惑:“难道那人已被大虫给吞了?”

    正当他疑惑间,忽闻远处密林中传来呼喊之声。

    “诚弟……你在哪里啊?”

    那呼喊声带着哭腔,似乎非常着急。

    常青身形一闪,瞬移至密林中,只见一瘦弱青年,腰间插斧,满脸焦急,正不断呼唤着。

    常青开口道:“砍柴的,你在寻何人?”

    那瘦弱青年连忙扭头,见常青身穿道袍,以为是隐世高人,顿时面露喜色。

    他急忙上前询问:“道长,草民名叫张讷,家住山下庆平县,你可曾见过一少年?他大约这么高……”

    他随即描述起他弟弟的相貌,所言与朱孝廉二人所述大致相同。

    常青点头:“我刚才听一书生说,他见到你弟弟了,但当时你弟弟正被一条大虫叼在口中,至今生死未卜。”

    张讷闻言,顿时痛哭流涕,悲声道:“诚弟……是兄长对不住你啊!”

    常青宽慰道:“你先别急,我带你去见那书生,你们二人相互问问,看是否是同一人。”

    张讷连连点头:“多谢道长,多谢道长。”

    常青一挥手,张讷瞬间被带回了道观。

    此时,道观内,朱孝廉主仆二人仍惊魂未定,在殿内休息,正吃着干粮。

    见常青突然归来,两人连忙起身。

    秀生也急忙上前,问道:“师祖,这位是?”

    常青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又看向朱孝廉,吩咐道:“朱孝廉,你且与他说说,那被大虫叼走之人,究竟是何模样。”

    朱孝廉点头,随即细述那人衣着与大致相貌。

    话音刚落,张讷已嚎啕大哭,因为那人正是他胞弟张诚。

    常青见张讷如此悲恸,连忙安慰:“张讷,你也不必如此伤心,或许你弟弟吉人天相,已化险为夷,自行回家了呢。”

    张讷摇头,泣道:“我弟弟乃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又岂能敌得了大虫?”

    “我与我弟情深似海,他若亡故,我亦无颜独活,此番归家告知亲人后,我便以死谢罪!”

    朱孝廉闻言,连忙劝道:“张讷兄弟,你何必如此呢?你这般寻短见,你弟弟泉下有知亦不会心安,你不为弟弟着想,也要为你爹娘考虑啊。”

    张讷闻言,苦涩更甚:“诸位有所不知,我与我弟弟并非同母所生。”

    原来,张讷之父曾娶三妻。

    首任妻子因战乱离散,次妻诞下张讷后,没过几年便去世了。

    第三任妻子则生下了张诚。

    张讷的继母牛氏性情凶悍,嫉恨张讷,将他视作奴仆,仅以粗食喂养。

    故而,张讷虽已二十多岁,却仍瘦弱不堪。

    牛氏苛待张讷,命他每日上山砍柴,须得砍满一担。

    若砍不足数,便施以鞭打辱骂,因此这些年,张讷过得苦不堪言。

    而对亲生之子张诚,牛氏却宠爱有加,私下里让他享用美食,还供他入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