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457、道果、说书人、拜求祖师授箓(5.6k,求追读))

457、道果、说书人、拜求祖师授箓(5.6k,求追读))(3/4)

名鹰钩鼻老者正收回手指,桌上酒盏中涟漪轻漾,方才那凌空一滴酒水,竟是此老信手弹来,功力之深,可见一斑!

    柳三娘心中绝望,修出真元,已是武道三境之上,于京师道江湖,犹如蛟龙得水,难逢敌手。

    贵公子转过头低笑道,“三娘啊三娘,你真当这身粗布衣裳,遮得住当年玉楼春头牌的风韵?”

    他指尖划过她发颤的脖颈,“大隋那位皇子死得蹊跷,谁能想到是枕边人用金簪刺破了喉呢?”

    柳三娘瞳孔骤缩,十年隐姓埋名,连最亲近的伙计都不知她来历,此刻却被道破根脚!

    “你们是大隋之人?”

    贵公子笑道,“自然,如今大齐必定要败了,我们跟着大隋的军队顺路来看看,有什么值钱物件,能捡着什么便宜。”

    “本不愿声张,若门中长老认出你的音容笑貌,本少主倒真要错过这场路边风流,一路赶路实在无趣。”

    “今日我倒是要尝尝皇子都没有体验过的滋味。”

    “我倒是好奇,你怎么会在重重围剿下逃出大齐的。”

    柳三娘这才明白,原来贵公子一行人,从始至终,都是针对的自己。

    倒是自己连累了“说书人”和酒肆中的伙计。

    贵公子正欲再言,那鹰钩鼻老者忽地沉声打断:“少主,时辰不早了。老主人的车驾将至汴京,耽搁不得。”

    “扫兴。”贵公子撇了撇嘴,“那就请三娘移步马车,咱们.慢慢叙旧,一路上慢慢聊,看看我的手段如何?”

    “轰——”

    后厨布帘猛然炸裂!五六名伙计持刀冲出,当先一人怒吼:“放开老板娘!”

    贵公子眼皮都未抬。

    但见灰影闪动,两名豪奴已迎上前去。

    寒光过处,冲在最前的帮厨脖颈骤现一道血线,头颅高高飞起,热血喷溅在柜台上的账本上。

    另一名伙计被当胸贯穿,长刀透背而出,钉在柜台之上,犹自抽搐。

    血腥气瞬间弥漫整座酒肆。

    几个江湖客被热辣辣的血珠溅了满脸,却只敢死死攥住刀柄,指节发白。

    柳三娘目光越过血雾,望向那李懒汉,竟脸色发白,害怕的趴在地上,如同一条死狗。

    她眼底之中的光芒彻底熄灭。

    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

    贵公子此刻哪还顾得上什么说书人、李懒汉之流?他半搂半拖着柳三娘往外走,

    说书人正抱着小猴,给他解开麻绳。

    一手抱着柳三娘,一边往外走,只是身材微微躬身,似乎有些不适。

    “少主,小的来扶“一个机灵家奴觍着脸凑上前,贼手刚要沾那杨柳细腰,却被贵公子一脚踹在心窝:“滚!”

    临到门口,贵公子忽地驻足,头也不回地甩下一句:“里头的,都处理干净。“

    “是,少主!”

    寒刃出鞘声齐刷刷响起,满堂江湖客面如死死灰,眼中都是恐惧。

    就在这时!

    一声嘹亮的破空之音划破长空。

    贵公子等人亦被此声吸引,纷纷抬头望向那天际。

    只见,这只鹰隼一身雪白无杂,羽毛闪烁着银色的光泽,落在酒肆的旗幡上。

    “这是……”,那位鹰钩鼻老者望着那低空翱翔的神鹰,眼中有惊异的光芒,微微皱眉道,“似乎是三真一门的海东青!”

    相传当年燕王在终南山留下两羽海东青后,三真一门便世代以这对神禽为信使。

    这雪羽金睛的猛禽,素来只在终南绝顶盘旋,今日竟现身远在万里之遥的京师道。

    鹰钩鼻老者目光闪动,在大隋,三真一门地位尊崇,堪比大齐的书院。

    便是王侯将相见了授箓真人,也要恭恭敬敬唤一声“道长”。

    他们青“蓑衣门”不过二流门派,门中就两位武道上三境的高手,如何敢触其锋芒?

    酒肆外围着的刀客们也是认出。

    只有客栈江湖人,不是大隋之人,面露疑惑。

    角落里,一直蜷缩如烂泥的李懒汉忽然微微抬头。

    浑浊醉眼中,慢慢清醒了几分。

    那海东青颈间悬着的一方青玉道令,玉上云纹雷篆隐隐流动,正泛着莹莹清光。

    从内传出一道老妇人声音。

    “不肖弟子,应三真要事,重归山门。死后魂魄,得见祖师。”

    酒肆众人疑惑。

    鹰钩鼻老者,眼神一凝,果然事关三真一门。

    这青玉令乃是元神修士“千里传音”之物。

    这“重入三真一脉”又是何事?

    “啪嗒。”

    一滴浊泪砸在青砖上。

    蜷缩角落的李懒汉缓缓直起佝偻的脊背,浑浊醉眼竟变得清明如剑。他颤抖着望向那方青玉令,泪水早已浸透乱须。

    “还不授箓?”玉令中老妇声音陡然转厉。

    “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