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366、书院大先生,魔师、高僧,天师,聚首!

366、书院大先生,魔师、高僧,天师,聚首!(2/3)

武德。”

    老人笑眯眯地点头,“省的,省的。”

    一旁的敦厚汉子也忍不住好奇,问道:“老先生,您这个时间来群芳宴,是做什么呢?”

    他半开玩笑地说,“莫非也是来看花魁娘子的?”

    老人连忙摆了摆手,笑道:“这可不敢,我是来寻友的。有几个朋友在汴京,遇到点麻烦事。我啊,在汴京还算有几分面子,应该能帮上忙。”

    舟子闻言,故意露出“惊讶”之色,提高声音道:“老先生,您当年肯定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名声在外吧?”

    老人不由挺直了腰板,脸上带着几分自得。

    “不敢当,不敢当。当年在汴京也是一人之下。”

    “有几个不成器的师弟罢了。”

    敦厚汉子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老先生这话,倒是有几分自吹自擂的意味。

    什么“一人之下,有几个不成器的师弟”?

    这话听着就不太靠谱,当不得真!

    他心里明白,老人最喜欢讲古,说说年轻时的往事。

    至于其中几分真、几分假,就得看他喝了多少酒,兴致有多高了。

    妇人此时细细打量这位老先生,见他言行举止,确实不像是那种揩油之辈,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歉意。

    她见谅道:“刚刚是我误会老人家了”

    老人见妇人态度转变,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笑道:“无妨,无妨,小事而已。”

    此时,舟子离岸边越来越近。

    他稳稳地撑杆,一蓑小舟在风浪中平稳前行,显露出娴熟的技艺。

    这段水面因有大船经过,水流湍急,但舟子却操控自如,绝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逆风而行,江上烟波浩渺,却也稳稳当当。

    眼看小舟即将靠岸。

    老人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手帕仔细包好的小包裹,付渡船费。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裹着一些绞碎银子和擦亮的铜钱,大小不一,显然是他积攒已久的钱财。

    老人脸上露出一丝不舍,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从里面数出三十两银子,慢慢递给舟子。

    递银子时,老人脸偏向一边,似乎极其肉疼,连看都不敢多看那银子一眼。

    舟子见状,却是哈哈一笑,从老人递来的银子中只挑出一枚,拿在手中掂了掂,爽快道:

    “今日江中惊扰,我就取五两银子吧,剩下的老爷子你收好。”

    老人忍住脸上的笑意,咳嗽一声。“这……这可使不得!”

    手中却麻利地将手帕重新包好,迅速揣回怀中,生怕舟子反悔似的。

    舟子也不点破,只是笑着提醒道:“老爷子,上了西厢楼,可得注意些。最好不要说是外乡人,本地人最是‘杀熟’,打尖住店都是看人下菜碟,得格外小心,凡事留一个心眼,可不要说什么孤身一人,就说来汴京寻亲。”

    “还有些酒楼,什么陪酒的、荐酒的,通通拒绝,不然结账时可是天价。”

    他说完,眼神真挚,显然是真心为老人着想。

    老人虽然走南闯北,见识广博,但毕竟年纪大了,又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舟子也就想行个方便,少收些银子。

    船缓缓靠岸,妇人见状,也开口道:“舟子大哥,也把我们送到岸边吧。”

    一旁的憨厚汉子闻言,连忙问道:“我们的价格也是五两?”

    舟子爽快道:“成,价格一样。”

    憨厚汉子顿时喜上眉梢。

    今日可算是赚大了,这一趟省下了不少银子,实在是意外之喜。

    船已经靠岸,缓缓停靠在岸边的木板上。

    妇人和憨厚汉子已经走下船。

    老人站起身来,走了过去,在其肩头拍了拍。

    舟子脸色一怔,什么时候老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放在了自己肩头。

    身穿儒衫的老人笑呵呵地说道:“堂堂武道二品的高手,何必困守在这江中撑船度日?你这瘸腿,应该是被书院的弟子刺伤的吧?”

    “伤口中残留着一股剑意,经久不退,导致气血不通,长久下去,这条腿怕是保不住了。”

    “好在,这道剑以只是学了师弟的一点皮毛,不然你早就命丧于此。”

    “你为了治这伤,便在这江中居住,想借激流之力冲散这道剑意。可惜,这法子治标不治本。若是再拖下去,不出两年,这道剑意便会爆发开来,到时候,你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舟子闻言,脸色瞬间惨白,整个身体僵硬,竟无法移动分毫,甚至连抬手都变得极为困难。

    老人笑了笑继续道,“我这人不喜欢欠别人人情,你免了我渡船的银子,我帮你度去这道剑意,算是两清了。”

    说完!

    舟子只感觉一道浩然的炁流从肩膀涌入,顺着经脉直冲而下,瞬间贯通了小腿上枯槁的血脉。

    那股盘踞多年的炙热剑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