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 第1232章 妥妥的状元之才!

第1232章 妥妥的状元之才!(1/2)

    “陛下,没啥事那我先回去了?”

    李世民望着案台上房玄龄等人,共同拟定的今次科举考题,嘴角泛起一丝‘狡诈’的笑容。

    明经科贴经二十五题,解经十道,所谓贴经既是填空题,取材通常源自四书五经、儒家典籍。

    解经则根据经文,自述其道理及个人领悟。

    明算五题,包含税赋计算、粮食转运、田亩丈量、工程用料、商业交易。

    进士科根据拟题作赋三首,一道问策答辩。

    “小子,时辰尚早,不过九时而已!”李世民看了下手表,敲击案台上的三张考卷,“上前来,仔细作答!”

    “啥玩意?”苏尘满怀好奇上前,在李世民对面盘腿而坐。

    “题一:某州课户1500,每户年纳租粟二石,调绢二丈,绵三两。今岁该州遭旱,陛下特旨减免三成租调!

    问:该州每户实际收租粟、调绢、调绵各几何?”

    好在最上面的是明算科考题,若是其他,估计不会多看一眼。

    ”题二:朝廷欲从洛阳含嘉仓调粟万石,赈济代州,已知陆路运输,每驮载粟六斗行百里,需耗粟米一升为运费及人畜食用,洛阳至山西代州相距八百里!

    问:共需多少驮次?

    途中共计消耗粟米多少?

    实际运抵代州净粟米几何?“

    苏尘依次看完五道,初中一年级级别的数学计算题!

    ”哈哈哈,这简单啊,借纸笔一用!“苏尘放下考题,撸起袖子从笔架上取来一支毛笔。

    ”陛下,这不会就科举考题吧,就这玩意,我一小时能答五、六十道题!“

    ”妥妥的状元之才!“

    苏尘一边答题一边大肆鼓吹,完全不了解科举的行式以及考核内容。

    除了常规的明经、明算、明法等考试,有时因政务需要,李世民还会特制一科选拔特殊人才。

    李世民闻言与房玄龄等人相视一笑,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的轻视之意分外明显。

    “陛下,一石是十斗一百升对吧!”苏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向李世民确认一番单位换算。

    “正是!”李世民默默点头。

    古时的‘石’与斛相等,多数作为容积单位,常用于计量谷物细小颗粒类。

    非谷物类以‘石’计量时默认为一百斤,例如计量金银铜铁布料。

    “陛下请过目!”

    不到半刻钟答完五道数学题,苏尘信心满满将上面那张考题递向李世民。

    望着无比自信的苏尘,李世民轻笑一声。知晓明算科难不住他,朝剩下的两张试题努了努嘴,“继续答题!”

    “啥玩意,还有?陛下等等哈我瞧瞧先!”苏尘一点不慌,拿起考题仔细审题。

    “题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______,民信之矣。

    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民惟邦本,______。

    ______,莫非王土,率士之滨,______。

    ______,______。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苏尘只看了五道贴经考题,挠了挠头,看向李世民问道:“陛下,这是填空?”

    李世民点点头,“然也!”

    苏尘万万想不到,打脸来得如此之快,二十五道填空题他只会两道。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至于后面的解经辩经题,苏尘只看了第一题便放弃了。

    题目是:论语·季氏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何解?

    这种题目是苏尘能回答的了的?

    不过苏尘感觉这句话有点耳熟,好像在哪听过。

    “呃~陛下,实不相瞒……庄园还有些事,我得尽快赶回去处理一下!”苏尘起身,老老实实向李世民拱手一礼。

    有史以来,苏尘尽量避免接解这些旁门左道,就怕当众出丑。

    正因如此,哪怕记忆中还有些唐诗宋词,他也没有在别人面前显摆过。

    就好比,某个皓月当空的夜晚,苏尘遇到了李白,两人把酒言欢作诗助兴。

    苏尘一首床前明月光震惊了诗仙。

    李白惊叹一番过后,让苏尘以井边的蛤蟆作诗一首。

    苏尘作不来,李白抽剑劈之,文抄公苏尘血溅当场。

    卒。

    “呵呵~!”李世民笑了笑,问道:“状元……榜首是为状元?”

    “对啊!古代科举放榜殿试后,皇帝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就是前三名!”

    或许苏尘此时太过丢脸乱了方寸,竟然在李世民等人面前说出‘古代’一词。

    这不,房玄龄等人绞尽脑汁,往隋朝之前的五百年回忆,始终没能想起来哪个朝代有状元这一称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