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腕上的手表,无声轻叹:
“公等可知,当初朕力排众议推行科举,正是为了打破门阀垄断,广开寒门进仕之阶,使天下有才之士尽入朕彀中,此乃国本!”
“如今……朕要开倒车,复行易生党同伐异,门荫复炽之制?”
房玄龄等人噤若寒蝉,无人敢应答,默默低着头,如坐针毡!
片刻过后,魏征起身向李世民深揖一礼,“陛下,臣有话说!”
李世民伸手虚礼,面色平淡开口,“玄成请讲!”
魏征直起身再次对李世民拱手一礼,声间光亮目光炯炯有神,“臣启陛下!今时不同往日,且放眼历代五百年,哪个王朝能与我朝现今光景相媲美?”
“粮食、物产、医疗、交通、民资、军械,乃至日渐完善的全民识字!”
“陛下收服朔方,派出十二位各部属官,伊吾归唐派遣三十位六部官员!”
“假以时日……东突厥尽归唐土,为使统一施政官员从何而来?”
魏征话语稍顿与李世民对视几息。
李世民嘴角扯起一丝笑容,抬手示意魏征继续往下说。
“恳请陛下新时施新政,令京官五品以上以及各州刺史都督,各举所知,唯才是举,不限门弟!”
“所举之人经吏部铨选、陛下亲试,合格者授以实缺,以充各部急务!”
魏征说完作揖一礼,等待李世民做出回应。
“臣等附议!”众人纷纷起身出列,躬身拜道。
“陛下,科举取士乃万世良法,如涓涓细流,而如今朝廷用人却如江河决口,亟等堵漏!”
“举荐之法虽有弊端,然其选人迅捷!”
“所举之人多为地方或部衙历练多年,熟悉庶务之干才,稍加考校便可赴任,以解各部缺员之困!”房玄龄语气轻缓向李世民剖析科举与举荐制利弊。
官员举荐他人入朝为官,并非简单安排同族或是有利益关系的白身,多数是将京外品衔较低的外官推举入朝。
此时苏尘默默无声来到御书房,走到书房门口时,正好听到魏征的最后一段发言。
老李亲自将他接来皇宫,而后另行安排内侍驾车前往秦王府。
李世民视线被挡,没能觉察苏尘的到来。
思量几许,李世民心中已经没有太多排斥举荐制,“诸位且归坐,此事明日早朝再议!”
“谢陛下,陛下圣明!”
房玄龄等人道谢归坐,长孙无忌第一个发现众人身后的苏尘。
“各位早啊!”苏尘满面笑容挥手向众人打招呼。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