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 第1225章 阿史那社尔来电

第1225章 阿史那社尔来电(1/2)

    “电报机也是好东西,多多益善!”

    电报机没有看头,大唐的工匠仿造不了,苏尘对电磁波的知识为零。

    完全搞不懂电波的产生、发射、接收的原理。

    苏尘之前拆卸过无线电报机,只认识里面的电感线圈、电容、二极管,其他几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一窍不通。

    电感线圈、电容、二极管能做出来,叫不出名字的零件无从下手。

    尤其是那两尖针,苏尘看了半天是一点头绪也没有,猜测是电波发送和接收装置。

    更别提如何设置和调节波段。

    相反,最后一项奖励:手摇磁石电话机。

    苏尘略懂!

    磁石电话机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电子元件,抗干扰能力很强。

    抗战剧中手摇电话使用的场景,实则为艺术夸张。

    以铁丝或铜线作为传输介质,手摇磁石电话机最远通话距离不超过30公里。

    传输距离大于20公里时,通话质量开始下降距离30公里时,只能身强体壮男子才能勉强通话。

    对着送话器拼命使劲喊,对方才有可能听得清,还得天气好!

    如果线路中有多个接头,通话音质损耗增加。

    30公里以上因线路电阻的增加,线路已经无法完成声——电——声的转换。

    多股细铜线做成绝缘线路,通话距离或可增加至40公里上下。

    跨省跨市长途通话,需要中继放大电信号,且只能由人工手动操作。

    手摇电话机无拨号功能,有三大部件组成。

    送话器(话筒)、受话器(听筒),手摇式小型永磁发电机。

    因此,摇动手柄不是拨号而是发电,向人工接线员(电话交换机)发出通话请求。

    人工交换机接收到通话请求,指示灯亮话机振铃,呼叫方说出要通话的目标,接线员用塞线将呼叫方和被叫方的线路接通。

    交换机则是一台带有很多插孔的中继转接台,需要单独供电。

    因此所有电话用户的线路,必须汇聚到交换机,打电话时无一例外先联系接线员,所有通话由接线员接通线路。

    有多少电话用户,则有多少接线孔,接线员需熟记每个线路终端的编号。

    正常情况下, 一个接线员可以操作五十个用户的线路转接。

    如果一前一后两条线路发出呼叫请求,后来的为占线状态,只能挂断重新发电呼叫接线员。

    接线员的听筒同一时间,只能接听一条线路呼叫请求,完成上一个塞线动作才能继续接待。

    点对点专线通话,则无需人工转接,发电响铃接通。

    “碳粒送话器……振膜!”

    走着,走着,苏尘发现走过了头,来到庄园西侧小树林旁。

    电话机并非直接传输声音,通过送话器(话筒)说话时的声波撞击振膜,改变话筒中的电阻,带有波动的电流经过线路传输。

    接听方听筒中磁场发生变化,电磁听同振膜振动,还原说话的声波。

    “啧~最难制作的是振膜,最麻烦的是干电池!”

    振膜为不超过0.05毫米厚的铜箔纸,要求坚韧导电能通磁又不能太厚。

    否则对着话筒小声说话,声波无法使其振动,通话质量性能大打折扣。

    手摇发电仅用于接通工人交换机,电话机话筒需要独立12伏直流电供电。

    锌碳干电池无需要充电,使用寿命极短,常开状态能维持七天左右,且一部电话机需要串联两节干电池。

    “先去铁匠铺问问看,铜箔纸最薄能做成啥样!”苏尘思索片刻,向庄园铁匠铺走去。

    高强度合金钢目前无法开工,炼铁厂将连续两月全力制造迫击炮,短时间内也无法获得合金钢所需矿物。

    路过大殿门口时,瞄了一眼李世民派来的四位‘大内高手’。

    张龙赵虎四人暂时离开了长安,李世民担心苏尘身边没有人护其安全。

    特意挑选了四位一等一的高手,代替张龙四人听候苏尘差遣。

    四人来到庄园,寸步不离苏尘半步赶都赶不走,无奈之下苏尘提出单挑。

    先将他们打服,然后动之情晓之以理……

    ……

    太极殿,御书房。

    李世民手持远征军司令下达军令,目光格外……惊讶且有一丝动容。

    看上去……像是感动的要掉眼泪一般。

    书房内几人传阅完苏尘下达的军令,军令回到李世民手中。

    忽的,李世民把军令拿近了些,认出了长乐公主笔迹。

    眼神中便再也没有感动之色。

    “呵呵,倒是朕一时疏忽了,险些误以为那混账文采突飞猛进!”李世民淡淡一笑,随手把军令交还兵部尚书杜如晦。

    “陛下为何发笑!”魏征突然变得很严肃,一脸不善的看向李世民。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