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 第1091章 这事我搞不来,最多帮你带个话!

第1091章 这事我搞不来,最多帮你带个话!(1/2)

    房玄龄、王珪二人自无不允。

    回到长安当日,李世民派出苏尘与李承乾,亲自前往长安王氏邀请太原王家族长进宫一叙。

    期间,太原王氏族长向李世民提出请求,尽快设立银行于山西境内。

    且当场表态,太原王氏同意将族中万顷田地,按照此前长安田地改革施为重新分配。

    众世家门阀敏锐的战略眼光,已洞悉今后靠田地产出,将无法像从前那般获利。

    全力发展商业,方能维持百年祖业!

    李世民极为豪爽当场答应王氏族长,最多半个月炼铁厂所属温泉县,必有银行分部开门迎客。

    李世民此举源于李泰的建议。

    前往炼铁厂多数货商以金币付款,却也有铜钱黄金结算,为此给炼铁厂平添一项麻烦事。

    因此,李泰向李世民提议特事特办,在温泉县设立一家直隶总行的炼铁厂分行。

    李世民何尝不想将世家门阀田地,收归国有再行分配。

    但,即便所有世家望族心甘情愿交出田地,朝廷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

    农人分为两种:其一为均田制有自己田地的自耕农,按丁纳粮承担调租庸三税。

    其二佃农,官田佃农、寺田佃户、地主私田佃农。

    佃农非独立户籍依附于地主,不享均田制无需向朝延纳税,田地产出七成归地主所有。

    正因如此,田地国有重新分配之前,必须先解决佃农户籍一事。

    仅仅长安境内田地改革,便耗时半年之久。

    朝延又不敢大刀阔斧全国同步进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长安试行后再慢慢稳步推进。

    如此一来,不至于闹出大乱子。事关天下农人,一切求稳为重。

    苏尘听到李世民甩锅,让他解决世家大佬提出的银行一事,当即摇头:

    “陛下,这事我搞不来,最多帮你带个话!”

    “你打算咋搞,先说给我听听!”

    啪~!

    李世民怒瞪苏尘,轻拍案台,惊得苏尘一愣。

    “哼,来年年初着力铺开河南道全境银行分部!”李世民轻哼一声,竖起两根手指,“务求两年之内完成!”

    河南道下辖极广,物产颇丰,人口田地较为密集。

    “好的,我记下了,还有么?河北博陵崔氏怎么回复?”苏尘只知道荥阳在河南,博陵在河北。

    李世民略作思索,手指轻击案台,“河北道、江南道,待河南道顺利实施再作计较!”

    “好的,好的!”苏尘重重点头,随即问道:“陛下,有没有派人去统计占城稻的产量?”

    十万石占城稻自林邑运抵大唐,当初林邑国君有心进献五十万石,奈何人力不够运不回大唐。

    十万石折合一千两百万斤,全部用来做稻种,育苗插秧一亩所需谷种十斤左右。

    比不得后世神农杂交水稻,一亩只需谷种两斤上下。

    种植面积可达百万亩,单季种植亩产按400斤计算,估算产量四亿斤!

    李世民看向苏尘,缓缓吐出三个字:

    “贞观稻!”随即答道:“无需派人,秋收谷粒归仓完毕,各道州自有地方官逐级上报!”

    不单产量有地方上报,当初发派稻种户部皆有登记在案。

    “那就好,那就好!”苏尘想了想,继续问道:“陛下,最近有官员上报么?”

    李世民摇摇头,“你小子意欲何为?”

    “陛下忘记了?开采江南道萍乡煤矿啊!”

    据苏尘了解,在大唐召集百姓做工,工钱少一些或许民工都能接受。

    但一定要管饭,一日两餐是基本保障。

    半钱半粮的工资结算方式,龙腾国道历来以此法结算。

    每人每天粟米或麦三升,修路民工不但自己能吃饱,还能兼顾家人。

    “陛下你算一下,一千多万斤贞观稻谷种,能种多少亩水田?收一季能产多少稻谷?”

    苏尘伸出五指比划道:“我估计至少五亿斤!”

    “只需拿出十分之一用于矿工口粮和每天禄粮,足够千名矿工消耗十几年!”

    南方地少田多,以稻米为主粮。

    每人每天连吃带拿按十斤稻谷计算,五千万斤稻谷可以支撑十三年。

    稻谷出米率约七成,七斤大米差不多一家五口两日所需。

    贞观稻如今已收获一季,不出两年高产水稻将遍布江南道各地。

    江南道没有煤矿,一但生铁大量涌入,南方多木的优势将一去不复返。

    从山西运煤至江南道路途遥运,运费远超货物本身价值。

    “嗯,在理!”李世民闻言点头,却没有做出其他反应。

    派人催促各地上报产量显然不切实际,一来一回同样耗时良多,不如安心等待各地上报。

    “电线裹覆施工进展可还顺利?”

    两天前,工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