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郡县治,天下安!
只有底层官吏们好了,把各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整个天下才能安定,才能越来越好。
如果只依靠皇上一个人去管理,无论如何都管理不好整个天下的。
因此官吏的培养尤为重要,官吏怎么样,整个天下就会怎么样。
范仲淹可是刚正不阿的人,死后被人称为范文正公。
让他去培养官吏,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说王阳明,他创立的心学,提出的知行合一,官员们都要去认真学习。
让他们两个人去培养官吏,李恪非常放心。
二人听到李恪这般说,心中都有些惊讶。
主公对他们这么信任吗?直接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他们二人培养官吏,一旦没有培养好,影响的可是将来整个天下的治理。
而且负责培养官吏,那么他俩就相当于众多官吏的老师。
在不知不觉间,二人势力便会逐步壮大,主公难道不怕他们只手遮天吗?
“二位,对于你们,本王绝对信任。你们不需要有任何忧虑,放心大胆的去做。”
李恪淡淡的说道。
“接下来,本王会在益州成立文正学院,其目的便是培养各种管理人才。
管理人才不仅仅是官府方面,其他各行各业也需要人才去管理。你们应该能明白本王的意思吧?”
二人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李恪的意思。
“你们两个人都是文正学院的院长,把你们的东西交给下面的学生。
这些学生们能不能从文正学院毕业,你们二人来考核。”李恪又说道。
二人点点头,虽然只是学院院长,但权力非常大,掌控着国家未来的吏治走向。
“主公,仅仅让学生们去学习理论方面的东西,还不够,需要行动,知行合一!”王阳明开口说道。
“是的,主公!知道不代表能做到,要让学生既知道又做到。”一旁的范仲淹微微点头!
学习的再好,都要结合实践才行,否则便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李恪赞同道:“二位说的好,做事就要知行合一!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
不管是什么样的真理,都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如果我们认为的真理经不起检验,那他就不是真理,而是妄言!”
实践检验真理!
王阳明等人眼睛一亮,主公这话说的太好了,真是一位实干的人呀!
跟着这样一位有才能的主公,不仅前途无量,还能实现自己的所有抱负。
“你们二人先在文正学院培养人才,以后想入朝为官,或者想要去带兵打仗,本王都可满足你们。”
“主公,无论做什么,只要能为主公办事,我们都心甘情愿!”
李恪微微点头,目光又看向了班超。
班超与霍去病、卫青等人都是汉朝时期的,都对外作战过。
霍去病和卫青两个人是依靠大军作战,击溃敌人。
班超则是选择智取,以极少兵力实现对边疆的长期治理,侧重于政治和外交手段。
这样的人才,李恪非常需要。
如今李恪手中的外交人才也就唐俭一个。
王玄策算是半个,他名义上还是朝廷的人,没有真正归顺他。
唐俭外交能力也不弱,但与班超相比的话,就稍微差了点。
“如今朝廷封本王为北海国王,本王准备成立北海国的鸿胪寺。
班超,本王就任命你为鸿胪寺卿。”李恪看着班超问道。
“多谢主公,属下定不辱使命!”班超眼神坚定的回答道。
自己刚来这里,主公就给了这么重要的官职,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将其做好。
“在你来之前,本王手下的唐俭负责外交方面的事务。如今刚成立鸿胪寺,你做了鸿胪寺卿。
唐俭得知此事,心中难免有所怨言,你能解决他的不满吗?”李恪看着班超,淡淡的问道。
身为一名主官,不仅业务方面能力要强,还要处理好同僚之间的关系。
否则业务能力再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依旧干不好自己的活。
更何况鸿胪寺的人本来就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处理关系是最基本的能力。
班超神色淡然,道:“主公放心,属下会解决此事的,绝对不会影响主公的外交计划。”
他并没有说具体怎么去解决,李恪也没有去询问,他对班超还是很信任的。
一个投笔从戎,利用外交手段对付各国的人才,让他去处理同僚之间的关系,易如反掌。
“你刚来这里,对我们这边不太熟悉,这份地图你拿去好好看一看,各国的关系也已标注在上面,你好好了解。”李恪拿出了一份地图。
班超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