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杨护吹嘘的话,确确实实是李恪的理念。
只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难度不小。
想让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除了要用武力征服之外,还要有思想征服,这才是最为重要。
所有人都认可大唐的文化思想,他们才会真正的拥护大唐,愿意做一名大唐人。
否则各有各的想法,即便用武力统一了,那也是暂时的,迟早还是要再次发生战乱,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中。
因此对付敌人。除了要用强硬的手段之外,还要加上思想上的进攻。
“主公!”
杨护从外面走了进来。
“李君羡现在对主公甚是崇敬,咱们要不要把他拉拢过来,安排在皇上身旁做个内应呢?”
李恪道:“不必,皇上对李君羡恩重如山,他是不会轻易归顺我们这边的!
让他继续对本王敬佩吧,他对本王越是敬佩,将来越是会在皇上面前给本王说话。”
李恪原本就没想着拉拢李君羡,李君羡对皇上那么的忠诚,想要把他拉拢过来不容易。
即便拉拢过来了,他将来还是有可能暗中帮助皇上。
对于这样的人,李恪不会收下的。
杨护点点头,明白怎么去做了。
“如今设立了安东道和安北都护府,影子军团的人无法及安排过来,这两个地方的情报消息就交给你们暗影负责。”
李恪继续说道。
“务必要把这里的情报消息掌控好,不能出任何问题。尤其是各大部落的那些人,当中肯定会有人心生反意。
一定要警觉一些,一旦发现,立即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杨护认真的点点头,这件事他一定会做好的,绝对不能出问题!
如今,大唐四周的地盘全都是李恪的了。
北面的北方草原,东北的半岛三国,东部的大海,南部的标州,西部的高原、夏州等等。
地盘广大,早已超越了李世民掌握的土地。
而且手中的士兵以及百姓数量也远超大唐。
至于说钱财之类的,更是数不胜数,李恪根本不担心没钱。
所以他想建设什么就去建设什么,想打仗就打仗,哪怕是远征军也养得起。
至于说朝廷那边,那就显得有些拮据了,没有秦王这么豪横。
……
李恪将大唐周围各国全部灭掉的消息,登载在了九州日报上。
九州日报大书特书,宣扬秦王的功绩。
百姓们听闻此事,内心甚是震惊,秦王殿下是真的牛啊,连北方强大的草原部落都拿下了。
“要知道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王朝做到这一点的,咱们的秦王殿下做到了,真是旷古绝今的神人呀!”
“秦王殿下虽然不是皇上,但在我心中他已经已比肩皇上了!”
“什么比肩皇上?秦王殿下早已超过了从古至今的所有皇上,他的丰功伟绩必将传扬四海,传扬万世!”
“殿下把大唐四周敌国全部灭掉,以后咱们便无外敌之忧,可以安心生活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称赞秦王的威名。
不管是农民、工匠、商人,还是读书人,全都对秦王赞不绝口。
“秦王殿下应该就是天上的神人转世,是来拯救我们的!”
“说的对呀,秦王殿下不仅帮咱们扫除周围敌国的威胁,让我们无战争之忧,还让他治下的百姓们衣食无忧,定是神人转世!”
“什么神人转世?秦王殿下本身就是神人,不是谁的转世!”
“咱们应该为秦王立庙,供奉秦王!”
“说的对!秦王这样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立庙祭祀!”
很多州的百姓们都纷纷为李恪建立庙宇,把他的雕像供奉在庙中,日日祭祀。
当地的官员们看到这一幕,心中很是无奈,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他们若是把这些庙给拆了,不仅会引起百姓们的愤怒,还会得罪秦王。
若是不拆。那就会得罪朝廷,得罪皇上。
所以说他们这些当官的夹在皇上和秦王之间,很是难受,一旦没做好就会得罪人。
更有甚者,还会得罪秦王跟皇上两个人,那就彻底没救了。
所以官员们面对百姓为秦王立庙的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嘴上说着百姓要遵守官府的律法,不能自行立庙祭祀。
但实际上,没有人去阻拦或者拆除。
……
“秦王立下如此功劳,将来大唐的天下就是秦王的!”
“殿下不仅打仗厉害的,在执政方面也很强,将来天下若不是他的,我第一个不服!”
百姓们又议论了起来,在他们心中,已经默认秦王是下一任皇上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是支持太子的,他们说当今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