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712章 降雨地震

第712章 降雨地震(2/3)

折子,大厅里更是一阵沉默。

    洪通判开口道:“大人整个甘州都春旱,已经一个多月了,甘州本就水源不足,这么久都没下去,怕是今年收成受到影响很大。”

    “洪大人,那你说,现在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办?”梁绍宽问道。

    洪通判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梁大人,依下官之见,不如先观测一段时间,说不定雨水就来了……”

    “洪大人,此话差矣!”这时立刻有人反对。

    洪通判一看是他,就道:“陆同知,你有不同看法,可以说出来大伙儿听听。”

    陆同知随即就道:“自然!梁大人,甘州各地知县上报此事,怕是已经挺严重的了,已经不是县衙能够解决的了。”

    洪通判这次没有出声。

    梁绍宽拧着眉头,“各县都上报了?”

    “回大人,是的。”一旁的师爷低声道。

    梁绍宽思考一阵,就下了决定,“咱们附近几个县瞧瞧,到底是什么情况。”

    梁绍宽带着随从们开始巡查附近几个镇,情况确实很不容乐观。

    “两位大人,情况你们也看到了,你们可有解决办法?”

    洪通判就提议道:“大人,不如让几个县都打井,今日去边的这几个镇,都在田间打了井,方便不少。”

    “大人,此法确实可行。”柳同知不等梁大人询问也附和道。

    梁绍宽点头道:“行,既然两位大人都这么说,那就让下头打井,尽量保住田里的作物。”

    ……

    随着时间的推移,旱情越来越明显,百姓们只感觉到了危机。顾不得官府的禁令,偷偷将一些田改种了耐旱的作物,就是家里的菜地,现在也都种上了耐旱的口粮。

    全家老少齐上阵挖野菜囤口粮,可春季虽然万物复苏,野菜也才刚刚冒头也挖不了多少,新鲜长出来的树叶成了大伙的首选。

    哪怕又苦又涩,好歹是能吃的,到时真难了,还能有条活路。

    甘州的百姓忧心忡忡,只要是能吃的不管是什么,全都弄回家里存着。

    不止百姓焦虑,姜维谭也很焦虑。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邙县的情况没一点改善,雨水依旧没下来,反而越来越严重,就让他心神不安。

    “师爷,邙县如今可谓光秃秃的一片,知府让打井,邙县几个镇勉强打了几口井,可杯水车薪。现在看着情况越来越差,你说接下来本官该怎么办?”姜维谭立刻召来他的师爷询问道。

    师爷也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哪里有什么应对的法子,“大人,不如您给京城写一封信……”

    “不行!越级上奏朝廷乃是大罪!”姜维谭说话时眼神一直盯着师爷,怀疑他到底是何居心。

    师爷赶紧解释道:“大人,学生不是这个意思,学生的意思是,不如写封信,向顾大人寻求帮助,如果邙县真出了事,到时也有人能帮一把。”

    姜维谭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

    “大人,这也是一个以防万一,用不上是最好的,毕竟如今的邙县挺不安宁的……”师爷又劝说道。

    这段日子相处下来,他也是知道了姜大人的心结。其实按他说的,哪里需要什么脸面,这妥妥的靠山放着不用,简直就是暴遣天物。

    顾家能够发展的越好,对姜家来说是越发的有利,姜大人这样疏远顾家,真的不是明智之举。

    “行了,到时本官写一封送去京城。”

    几经纠结姜维谭最终还是同意了,虽然不愿意向顾行晋低头,可是在此刻危急关头,他还是妥协了。

    “大人英明!”师爷躬身道。

    姜维谭没有什么表示,接着说道:“但是也不能坐以待毙,让各镇努力一番,找到水源!”

    “大人,您说的是。”师爷赞同道。

    姜维谭随即吩咐道:“将县丞和县尉叫来,本官有事和他们商量。”

    县丞和县尉很快就赶到了县衙,从捕快口中得知为了何事,也是满心犯愁,但是县太爷召见,该去还是要去。

    “下官,参见大人!”

    “二位大人,不必多礼,请坐。”姜维谭此刻没心思了。

    “谢大人!”

    待两人坐下后,姜维谭就道:“两位大人,邙县干旱一事,可有其他缓解之策。”

    熊松他是真的没办法,“大人,咱们能做的都做了,也派人去寻水源了。”

    姜维谭叹了一口气,“难道如今剩下的,就是坐以待毙?”

    袁昶深看了一眼一旁的熊松,道:“大人,能做的都做了。下官只能说,一切全凭天意!”

    姜维谭听了袁昶深的话,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哎,没法只能如此了。”

    熊松倒是觉得此事更严重,“大人,倒是县城内因为缺水,打了好几次架,这种苗头必须遏止下,否则会出现暴动的。”

    姜维谭心烦不已,“将闹事的全部抓起来,关进大牢,让他们醒醒脑子。另外几口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