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随后就有人咬咬牙上前道:“没有,大人,草民愿意出一百石的粮食和二百两银子。”
姜维谭这时满意的点点头,“你叫什么。”
那人激动的回道:“回大人,草民,曹旺,是经营粮铺的。”
“嗯,本官记住了,你是个好的。”姜维谭夸奖了一句。
见曹旺开了这个头,其他富户们虽心中万般不愿。但是,在姜维谭目光注视下,也只能陆陆续续站出来表态。
“草民愿意出八十石粮食和一百五十两银子。”
“草民出六十石粮食和一百两银子。”又有一人跟上。
商人和地主们,一个个报出自己愿意捐献的钱粮数目,大多数人都很肉疼。
就这样连续一柱香的时间,那些人都表态完毕。
姜维谭满意地点点头,“诸位都是邙县的有识之士,今日能为家乡慷慨解囊,本官感激不已。待邙县修缮完毕,百姓们安居乐业,各位的功劳不会被忘记的。”
待此次修缮之事完成,定当在县衙门口立碑,将各位的善举一一记录,让后世之人皆能知晓各位对邙县的贡献。”
众人听了,心中虽仍有不舍,但听到能留名碑上,多少也有些欣慰。这时。
一直沉默的几位秀才,我站了出来道:“大人,学生等虽无太多钱财,但愿意为家乡出一份力,学生决定捐出三十石粮食。”
“学生愿意捐三十两文银。”
“学生……”
姜维谭眼前一亮,笑道:“甚好,甚好!有诸位学子的加入,此次修缮之事定能事半功倍。”
正事商讨完毕,姜维谭就宣布宴席开始。
虽然心疼捐出去的钱粮,但能在县太爷面前卖个好,心情也好了一些,给出这点银子还是值得的。
随着姜维谭一声令下,将一道道美食端上了桌,食物的香气在大厅中弥漫开来,让气氛也随之比之前缓和。
目的达成后姜维谭心情不错,端起酒杯,满脸笑容地说道:“今日多亏了诸位慷慨相助,本官敬大家一杯!”
众人纷纷起身,恭敬地端起酒杯,齐声说道:“大人客气了,这是草民应尽之责!”
“诸位都是邙县的乡贤,本官甚是高兴,大家不用拘礼,尽管畅饮畅吃。”
“多谢大人!”
这场宴席就在热闹的气氛中,一直持续到三更天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