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行晋打定主意道:“陛下,微臣并无什么有效的法子。”
“爱卿,朕看你的神情可不是没什么法子,你难不成是想对朕隐瞒?”宣德帝眯了眯眼看着他说道。
顾行晋见此知道,今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陛下是不可能轻易放过他。
“陛下,微臣不是有意隐瞒,只是一时间没想出法子,所以才不知道该说什么,还请陛下见谅。”
宣德帝随即就道:“那爱卿,朕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让你在这儿思考着,等你思考完了再说也不迟。”
顾行晋心中叫苦不已,知道陛下不给机会,也只能应下。
“陛下,不用思考太久了!微臣,有个不成熟的主意。”
“爱卿,说来听听。”
“可以从前朝借鉴一些经验,在朝中设立独立,且不受干扰的监察机构。赋予其足够的权力,对官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同时,朝廷可以实行高薪养廉,官员们的俸禄提高一些。陛下,这些就是微臣有一些浅见了,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陛下您见谅。”
宣德帝仔细想了下,监察百官可是设了御史台,御史台反而是每日监督和批判朕。
本来应该监督百官的,反而成了监督朕的,再设一个机构,宣德帝第一反应就是浪费。
“爱卿说的很有道理,你这些观点,可不是什么浅薄之见。”宣德帝回了他一句。
“陛下,过奖了,微臣也只不过是之前多看了两本书,当不得陛下这么夸奖。”
宣德帝继续问道:你说的有理,那你说说已经有御史台了,朕还要设立什么监察部门,同时又不能让这个部门的权利,架空于百官之上。”
顾行晋下意识回道:“陛下,可以让其和御史台互相牵制。”
……
翌日早朝
朝堂上的官员,比昨日少了五六个人。对于这样的情况,朝堂的官员们都知道是什么原因。
每个人都默不作声,仿佛没看到这一幕一般。
宣德帝和往常一样上朝,就只看了一眼李德海。
李德海立刻意会过来,扯着嗓子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顾行晋看到陛下的眼神,只能咬咬牙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朝中的官员们,眼神也下意识看向顾行晋,
“爱卿,朕准了!”
“多谢陛下!”顾行晋感激道。
顾行晋深呼吸一口气,然后说道:“陛下,朝中出了不少事,事件屡屡频发,而且后果严重。微臣觉得目前监察不够合理,所以,微臣恳求再设一个机构,以此来监察约束百官。”
顾行晋这话一出,让朝臣们全都一片哗然!
设置一个监察百官的机构?
这不是给他们的头上,多戴一个紧箍咒?
“陛下,顾大人所言,臣实难苟同。”一位老臣站了出来反对。
“御史台自设立以来,一直尽职尽责,如今再设一新机构,岂不是对御史台的不信任?况且,如此一来,朝廷机构繁杂,政务恐将难以有效推行。”
顾行晋忙道:“大人,御史台固然重要,然如今朝中贪腐之事屡禁不止,而且还是巨贪!说明现有监察之法有所不足。监察机构,并非对御史台的否定,而是为了更好地整肃朝纲。”
又有大臣说道:“陛下,新设机构需耗费诸多人力物力,恐加重朝廷负担。”
顾行晋在一旁说道:“林大人,您言重了,朝廷如今国库充足,只不过是多点职位,是不会造成朝廷的负担。”
“顾大人,你年轻不知事,有银子也不能浪费了,你这样是铺张浪费……”
见朝堂上八成的人,都出面反对,宣德帝心中多了几分不痛快。
“好了,此事莫要再争论了,顾爱卿说的有理,朕同意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看明白了,怕是陛下有心这么做。今日早朝提出来,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陛下,还望三思!”不少老臣恳求道。
宣德也怒火涨了不少,“三思,还要朕如何三思!”
众人见陛下发脾气,这下不敢再多言一句。
“此事朕意已绝,退朝!”宣德帝说罢径直拂袖而去。
留下殿上的群臣,一时间面面相觑,有点不知所措了!
“这……薛大人,您说该怎么办?”不少官员纷纷找上薛仁杰。
“是啊,薛大人,您可有法子,阻止陛下这样的想法?”
薛仁杰叹了一口气道:“陛下,心意已决,此事已无旋转的余地,咱们就听陛下的意思吧!”
“可薛大人,这样……”
薛仁杰可不傻,冷着脸道:“陛下已经下旨意,你还想如何?”
那官员顿时愣在那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诸位大人,下朝了,本官就先走了,你们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