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的故事里有你 > 第689章 中秋的月光

第689章 中秋的月光(2/4)

感谢,然后把月饼交给小明:“放厨房吧,晚上我们简单吃点。”

    “妈,你真的没事吗?”小明担心地问。

    “没事,就是有点累。你去写作业吧,我休息一会儿。”

    小明点点头,回了房间。林静躺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却毫无睡意。她的思绪飘回了昨天,她精心挑选礼物时的情景。

    那盒月饼是她特地跑到城南那家老字号订制的,因为母亲曾经说过,那家的月饼有她小时候的味道。火腿是她托朋友从浙江带来的,水果是她一大早去市场精心挑选的,饮料也是母亲最爱喝的牌子。她一样样准备好,再三嘱咐儿子小心送到姥姥家。

    她想象着母亲收到礼物时开心的笑容,想象着中秋夜和母亲一起品尝这些美食的场景。然而现实却是,她连包装都没来得及看到,这些心意就被转送到了别处。

    为什么?她真的想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

    与此同时,张玉兰坐在老房子的客厅里,望着女儿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般沉重。

    磊磊还在不停地说着:“奶奶,姑姑是不是生气了?”

    张玉兰摸摸孙子的头:“没有,姑姑是身体不舒服。”

    但她知道女儿生气了,而且气得不轻。她了解林静,就像了解自己一样。女儿表面温和,内心却极为敏感要强。刚才她那苍白的脸色和颤抖的声音,都说明她受到了伤害。

    “妈,我是不是说错话了?”磊磊小声问。

    “不关你的事,好孩子。”张玉兰叹了口气,“去玩吧,奶奶想静一静。”

    磊磊跑开后,张玉兰慢慢站起身,走到窗边。秋日的阳光透过老旧的玻璃窗,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个家她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回忆。

    她想起丈夫刚走的那几年,日子过得多么艰难。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她同时打着三份工,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有人劝她改嫁,她怕孩子受委屈,都拒绝了。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孩子身上,尤其是女儿林静。

    林静从小就懂事,知道帮妈妈分担家务,照顾弟弟。学习成绩也好,从不用她操心。考上大学那天,张玉兰哭了一整夜,既为女儿骄傲,又为学费发愁。最后是林静自己申请了助学贷款,课余时间打工赚生活费,硬是没让她多操心。

    女儿越是懂事,张玉兰心里越是愧疚。她觉得对不起孩子,没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这种愧疚感,伴随了她大半辈子。

    儿子林强就没那么省心了。学习不好,工作不稳定,娶的媳妇小娟也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小两口日子过得紧巴巴,还带着个孩子,常常需要她接济。她知道女儿对此颇有微词,觉得她偏心,但她又能怎么办呢?弱的孩子总是更需要父母的关注,这是人之常情。

    这次中秋礼物的事情,她确实没跟女儿商量。昨天小明送来东西后,正好小娟带着磊磊来看她,说起明天要去娘家过节,但没买什么像样的礼物。张玉兰一看,女儿送来的东西都很高档,想着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就让小娟拿去送给亲家了。

    她原以为女儿不会介意,毕竟林静一向大方,经常给弟弟家买东西。没想到这次反应这么大。

    张玉兰拿起手机,想给女儿打个电话,又不知该说什么。她不善言辞,尤其是对女儿。两人之间的隔阂,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她叹了口气,放下手机。窗外的梧桐树开始落叶了,秋天真的来了。

    ---

    林静小睡了一会儿,醒来时已是黄昏。她做了个梦,梦见自己还是个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在月光下走路。母亲的手很温暖,很有力,让她感到无比安全。

    醒来后,那种安全感还萦绕在心头,与现实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小明已经写完了作业,正在厨房煮面条。闻到香味,林静才想起他们还没吃晚饭。

    “妈,你醒啦?我煮了面条,马上就好。”小明笑着说。

    林静看着儿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小明今年十六岁,长得像他爸爸,性格却像她,细腻敏感。自从丈夫常年在外,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小明比同龄孩子更加懂事。

    “对不起,妈妈不该让你担心。”林静走进厨房,帮儿子准备碗筷。

    “没事,妈。不过...你真的不打算去姥姥家了吗?今天是中秋啊。”

    林静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不去了,妈妈心里还是不舒服。”

    两人在餐桌前坐下,简单的鸡蛋西红柿面,却散发着家的温馨。小明偷偷观察着母亲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妈,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什么事?”

    “昨天我去给姥姥送东西的时候,姥姥特别高兴,还让我一定要谢谢你。她说你总是想得这么周到。”

    林静的手顿了一下:“那她为什么还把东西都送人了?”

    “这个...我走的时候,正好舅妈和磊磊来了。我听舅妈说,明天要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