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些碎嘴子说的闲话,不痛不痒的没啥影响,里子面子咱们都有,这些都说不走。”
谢一城说着突然想到什么:“对了媳妇,六六这也快到能上学的年纪,有没有想过现在给教教课学学识字算数。”
胡碧芸一愣:“咋突然这么称呼?”
“这有啥的,又不在外面喊,家里就想这么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碧芸压了压心中微加速的想法,开口道:“六六这才多大,整天想着玩闹腾心都定不下来,指望他现在学识字算数咋可能。”
谢一城组织一番语言,将之前在省城尔滨北平那边所看到的场景跟胡碧芸说了一遍:“大城市里面现在都有这些安排,之前叫幼稚园,建国后改名叫幼儿园,三岁多到六岁多年龄段的孩子都给在那上学,从小打基础。
“除了大城市里,好些工厂里面也建了幼儿园,给孩子专门聚在一起领着。
“我寻思咱们屯子也不算差,等开春又要外面种地,又要山里养东西,屯子里还有,肯定有的忙活。
“另外瞅着咱们屯这个岁数段的丫头小子也不算少,那些几个月到三岁的更多。
“这还只是咱们一个屯子,要是再加上其他屯子愿意给送来上学的,到时候人数可不少。”
胡碧芸听着谢一城讲述,点头表示理解:“说的确实在理,这么多孩子要是从小这么教着,等到了岁数我给上课,也能轻松不少。”
“是吧,我这不是想着给你分担分担压力,省的一直都是你一个人忙活,多辛苦。”
“可咱们这找不到带孩子的人,总不能我两边全带上吧?根本顾不过来。”
“不用,”谢一城摇头,“这些孩子主要是聚在一起,省的到处跑闹腾,顺便再给打打基础,到岁数能直接学。
“到时候通知里找俩嫂子带着就行,吃饭就散回家了。
“按照我想的,这些平时就小半天就行,等快到来你这上课时候再整天来。
“要是春耕秋收的时候安排一起带着更好,不用各家还要专门留着人照顾,没人照顾的还要给带到地里面,一不注意跑山里,到时候出事哭都来不及。”
谢一城一边吃一边说,吃饭一抹嘴:“这事回头跟大爷说说,问问他那边咋说,要是能行就给定下来,不行就算,到时候忙活起来的时候指定有的说。”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