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龙吟壮歌 > 第617章 吴皇后芍芬

第617章 吴皇后芍芬(1/2)

    陆文龙终于来到了福宁殿。

    看到内殿的烛光闪烁,想到即将见到高宗赵构,任凭陆文龙纵横于敌阵,面不改色,可此刻的他也不免心跳加快。

    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有个结果!

    陆文龙正了正衣襟,向内殿走去。

    来到内殿门口,陆文龙低声说道:“下官奉旨见驾,有紧急公务呈上。”说完,不等应答,便直接迈步而入。

    内殿与外殿有长廊相连,距离足有二十步,只要不是大声喧哗,赵瑗和邵公公他们身在外殿,根本听不见内殿的说话声。

    却说陆文龙刚进屋,迎面正看见一个女子从里间出来。那女子二三十岁,端庄典雅,仪态温婉,眉宇间又似有英武之气。

    陆文龙不禁一愣,这就是吴皇后?陆文龙猜的没错,此人正是当今皇后——吴芍芬。

    与此同时,那吴皇后也是一惊,又很快的回过神来。她仔细的打量着陆文龙,眼神凌厉,时刻保持着警觉。

    “下官见过皇后娘娘?”陆文龙深施一礼。

    在确定自己并不认识来人之后,吴皇后有些疑惑,开口问道:“这位大人姓甚名谁?本宫也好代为禀告陛下。”

    说话间,吴皇后始终盯着陆文龙的一举一动。

    见陆文龙迟疑,吴皇后更是看向柅架上的宝剑,并随时准备喊人。

    这吴皇后不但机警,并且应该还会武艺。

    陆文龙遂将圣旨呈上,说道:“此乃陛下圣旨,请娘娘过目。”

    看到来人请出圣旨,吴皇后稍稍放下戒备之心,她长出了一口气,展开圣旨观瞧。

    可不看则已,当看到陆文龙三个字赫然于上的时候,不由得大惊失色。

    “你!你是……陆文龙?”吴皇后神情紧张,不可思议的问道。

    “正是。”陆文龙道。

    “你好大的胆子!”吴皇后有意说得更大声了些。

    陆文龙微微皱眉,“我劝皇后娘娘心平气和,言语小声些,陛下刚刚安寝,宫人皆不在内殿,若是娘娘的声音引来了他人,怕是会给陛下带来危险!”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威胁。

    出乎意料的是,短暂的惊愕过后,吴皇后似乎平静了许多,或许是感觉到陆文龙言语间的凛冽,她选择了听从,慢慢的坐了下来。

    陆文龙又道:“陆某深夜造访,惊扰之处还望娘娘宽罪。”

    吴皇后道:“将军既能到达内殿,想必也是预谋已久,只怕不会是来请安谢罪那么简单吧?”临危不乱,这吴皇后确实不简单。

    那么,这个吴皇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吴皇后,名芍芬。自幼习得弓马,相貌出众,不满十四岁时被选入宫中,侍奉高宗左右。

    时发近卫兵变,高宗被迫躲藏,吴芍芬沉着冷静,骗过叛军后,又提剑在手,护高宗逃离。

    当年金军南下,追击高宗于海上。吴芍芬立于船头,挽弓搭箭,射杀金军斥候。

    后来,高宗回到越地,遂晋封吴芍芬为才人。由于接连遭遇惊吓,高宗时有惶恐不安。于是,在一段时间里,吴芍芬常身着戎装,腰悬佩剑,陪伴高宗身边。

    高宗赵构还是康王之时,曾娶安恭简王邢焕之女邢秉懿为妻。只可惜靖康之变,被金人掳走安置于五国城。

    高宗登基后,遥册邢秉懿为皇后。高宗也曾想办法将邢氏接回身边,只可惜邢氏这位名义上的南宋皇后没能等到那一天。就在宋金激战朱仙镇的时候,邢皇后崩于五国城。

    听闻噩耗,高宗悲痛欲绝,正是吴芍芬的抚慰让他重新振作。高宗越发依赖和宠爱吴芍芬,旋封其为婉仪。

    吴芍芬博通书史,又善翰墨,时常与高宗品论诗词书画,越发受宠。不久,高宗进吴芍芬为贵妃。

    此后,群臣进谏高宗册封吴芍芬为皇后,高宗也早有此意。可吴芍芬以先皇后丧期和韦太后尚未还京为由,屡次婉拒。

    直至绍兴和议之后,韦太后被接回临安。吴芍芬对韦太后体贴孝顺,常亲自侍奉饮食起居,深得喜爱。韦太后见媳妃贤良淑德,定可母仪天下,便支持吴芍芬成为皇后。最终,在韦太后的大力支持下,高宗册立吴芍芬为皇后。

    “在下特为见陛下而来。”陆文龙来意明显。

    吴皇后没有惊慌,而是缓缓坐下,在她的座位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古烈女图》,此图便是吴皇后所绘。

    “将军素有忠义之名,此番入宫当不会行不忠之举吧!”吴皇后担心的是陆文龙仇视高宗而有弑君之心。

    “在下自归顺以来,深得岳元帅教诲,欲以七尺之躯报效国家。然元帅以身许国,竟横遭国典,在下悲愤交加又深感迷茫,我辈浴血奋战,为国尽忠,陛下却为何容不下忠臣良将?”陆文龙冷冷问道。

    吴皇后闻言面露愧疚和无奈,当初得知高宗用意,她曾多次劝诫,可还是没能阻止得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吴皇后摇了摇头,接着说道:“目下有奏报金军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