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散场的特别场景
处理完事情,李丰走到窗口。“同志,我要两张票。”他的声音沉稳而温和,尽管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但此刻他已恢复了平静,满心期待着与吴芸一同欣赏话剧。
售票人员一直在窗口看热闹,目睹了李丰处理那群闹事青年的全过程,心里清楚李丰来头不小。听到李丰的购票请求,连忙手脚麻利地出了两张位置靠前的票,递出窗口时恭敬地说道:“领导同志你的票。”
“谢谢。”李丰接过票,微笑着回应,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对售票人员配合的认可。随后,他与吴芸走进了剧院,沉浸在话剧精彩的表演之中。
晚上,两人看完话剧,刚走出剧院,就看到下午打架的青年们排成两排,整整齐齐地站着队列。“李书记好!”青年们齐齐大吼,那声音震天响,仿佛要将他们的敬意和歉意一同传达出来。
这突如其来的吼声,给吴芸惊得一激灵,她下意识地抓紧李丰的手,手指因为惊吓而微微颤抖,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李丰也被这阵势小小地惊了一下,刚准备斥责他们这般大张旗鼓的行为,一群中年人急忙上前,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恭敬的神色。
“李书记,我们是他们家长。”为首的中年男人率先开口,语气中满是诚恳,“我们平时疏于管教,才让他们在街上胡闹,给您添麻烦了,还麻烦李书记帮我们管教。我们心里实在有愧,所以特意再来跟你道个歉顺便表示谢意。”中年男人微笑着,一言一行都充满了尊敬和真诚,他微微低头,眼神中透露出对李丰的感激与敬佩。
李丰眉头一挑,平静地摆摆手,说道:“顺手而为,感谢什么的就算了。不过我再多说一句,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要把握当下,也不能放弃未来。多上点心,你们都不是普通干部,你们的孩子将来大概率也不是普通干部。现在不注意教育,以后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所造成的危害就不是对几个人了。”李丰的话语严肃而又语重心长,他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这些家庭背景特殊的孩子来说,良好的教育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
一群中年人听了,尴尬地笑了笑,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连连点头。“李书记批评的对,是我们疏忽了。我们以后肯定多加管教。一定让他们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他们纷纷表态,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李丰淡然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无奈与谦逊。他的内心并不喜欢这种大张旗鼓的场面,也向来不愿如此高调行事。在他看来,做这些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无需这般兴师动众。“都回吧。”他轻声说道,声音虽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希望这场略显张扬的谢罪仪式能就此画上句号。
“李书记慢走!”一群中年人齐声说道,他们微微鞠躬,态度恭敬而虔诚,目光紧紧跟随着李丰的身影,直至他渐渐远去。这一幕,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人群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大家的眼神中,无一不充满了好奇与疑惑。
“那不是我们区的副区长吗?他怎么对那个人那么尊敬?”一个路人忍不住惊讶地说道,瞪大的双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仿佛看到了一件极为新奇的事情。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人看着最多也就三十岁啊。”另一个路人附和道,同样一脸的难以置信。他微微皱起眉头,上下打量着李丰离去的方向,似乎想要从那渐渐模糊的背影中看出些什么端倪来。
“对啊,那个是我们厂长。”又有人补充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叹。一时间,人群中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大家交头接耳,都在猜测李丰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让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颇有地位、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此恭敬有加。
有的人猜测李丰可能是某位高干子弟,有着深厚的背景;有的人则认为他必定是在某个领域有着卓越成就,才会赢得这般尊重;还有人小声嘀咕,说李丰说不定是掌握了什么重要权力,所以才让众人敬畏。各种猜测在人群中此起彼伏,然而,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李丰对此浑然不觉,他迈着沉稳的步伐,继续向前走去。在他心中,这些外在的议论和猜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守自己的初心,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实事。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完成,而不是在这些无关紧要的猜测和关注中迷失方向。
南铜锣鼓巷的故人重逢
两人漫步在街上,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与惬意。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南铜锣鼓巷附近。此时,一个中年人骑着车快速驶过,车龙头上挂着两个纸包,车后座上载着一个大包。纸包散发着阵阵饭菜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听到两人的声音,中年人猛然刹车,自行车在地上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他惊喜地扭过头,盯着李丰看了几秒,突然惊喜道:“李丰!”声音中充满了意外与喜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