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914章 大拇指 11

第914章 大拇指 11(1/2)

    孙承宗恭敬地引着朱翊钧步入书房。

    昏黄的烛光下,海瑞依旧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方才的激动似乎耗去了他不少力气,此刻显得有些疲惫。

    他眯着眼睛,努力望向门口模糊的身影,显然尚未看清来人是谁……

    “岳丈,”孙承宗连忙上前一步:“陛下来了!”

    “陛下?”海瑞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挣扎着便要起身行礼,动作带着老年人特有的迟缓与艰难。

    “海师傅免礼!”朱翊钧见状,连忙紧走两步,未等海瑞完全站起,便已伸出手,稳稳地、却又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道,轻轻按在了海瑞手臂上:“坐着说话,不必拘礼。是朕来得突兀,扰了师傅清静。”

    他的动作自然流畅,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关切。

    可能是因为海瑞没有起身的力量,顺着朱翊钧的手一推,又坐下身去。

    孙承宗早已机灵地搬来一张椅子,放在海瑞书案对面。

    朱翊钧顺势坐下,与这位名震天下的老臣相对。

    借着跳跃的烛光,朱翊钧的目光细细地落在海瑞脸上。

    那张曾经棱角分明、令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令自己皇爷爷恼羞成怒的面庞,如今已经刻满了岁月的沧桑。

    原本锐利如鹰隼的双眼,此刻被浑浊的翳障所覆盖,努力聚焦时带着吃力的迷茫。

    花白的头发稀疏地贴在头皮上,曾经挺直的脊背如今也佝偻着,整个人缩在宽大的椅子里,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唯有那紧抿的嘴角,依稀残留着几分昔日的倔强与刚硬。

    看着这位曾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官场潜规则、清廉刚正得近乎苛刻的老臣,如今被时光侵蚀得如此形销骨立,朱翊钧心头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感伤。

    短暂的沉默后,朱翊钧的目光扫过书案上那份摊开的宗藩新例誊本,声音沉稳地打破了沉寂:“海师傅,朕送来的这份‘药方’,您老……看过了?不知师傅以为,此药,可治我大明沉疴否?药性……如何?”

    海瑞闻言,猛地挺直了佝偻的腰背,枯瘦的手指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陛下此药,猛!”

    “然,对症!当用!非此不足以病根。”

    “宗藩之弊,乃我朝二百余年之痼疾!”

    “寻常汤药,不过是隔靴搔痒,徒耗元气!”

    说到这里,海瑞猛地喘了一口气,而后接着说道:“陛下此策,如开膛破腹,直取病灶!爵位递减,釜底抽薪,禄米削减,王府收归,夺其坐食山空奢靡之本!开禁除籍,玉牒勾销,使其归于民籍,此乃正本清源,复太祖‘相生相养’之真意!更是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陛下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社稷之幸!苍生之福!”

    朱翊钧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清晰地映照着跳动的烛火,也映照着眼前这位老臣燃烧生命发出的最后光芒……

    实际上,朱翊钧清楚,这个条例颁布之后,他对宗族刻薄寡恩的罪名,自己是背定了,甩都甩不掉。

    可,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他没有办法选择,已经享福两百多年了,该慢慢的回归正常百姓的生活了。

    “海师傅如此说,朕心甚慰。”朱翊钧的声音温和了些许,“此策推行,必如惊涛骇浪,非有雷霆手段与万民归心不可为。”

    “朕,已有万民归心,亦有雷霆手段……”

    “只是,只是忧虑身后之名了。”

    也只有在海瑞面前,朱翊钧才会将自己的真实想法给说出口…

    朱翊钧顿了顿,看着海瑞因激动而显得更加苍白的脸,语气转为诚挚的关切:“只是……海师傅定要保重身体。朕还希望您能看到它发挥效用,涤荡乾坤呢。”

    海瑞听了,布满皱纹的脸上,竟缓缓地、艰难地扯动嘴角,露出了一个极其罕见的、带着豁达与释然的微笑。

    他没有说话,而是缓缓地,用一种近乎庄重的姿态,抬起了自己那只枯瘦如柴、布满老年斑的右手。

    在朱翊钧、孙承宗、以及门口侍立、悄然窥视的张国之等人惊愕的目光中,

    海瑞颤抖着,却异常坚定地,对着坐在他对面的大明天子——

    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动作,对于一生刚正不阿、不苟言笑的海瑞来说,是如此的突兀,却又如此的震撼人心!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倒流!

    看到这一幕,朱翊钧的瞳孔猛地一缩!

    眼前瞬间闪过二十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见到海瑞的场景。

    那时正是海瑞上治安疏,世宗皇帝勃然大怒,下令百官审海瑞之时。

    自己作为皇太孙,得了准许,前去凑了热闹。

    那是海瑞的高光时刻,珠帘晃动,百官语塞,窘迫难当。

    那个倔强不屈的身影,在满堂朱紫的围攻下,如同孤峰傲立。

    当时的皇太孙被那不屈的风骨所震撼,离开之前,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