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826章 探探口风

第826章 探探口风(2/3)

位高权重,尚且如此热忱相邀……”

    “臣以为,若家父真能奉陛下之命,持节远赴英伦,一则彰显我天朝怀柔远人、郑重邦交之圣德,二则,可亲察其国虚实,结其国主之好,于日后牵制西班牙人在南洋之势力,大有裨益,此实乃利国利民之良机!故,臣恳请陛下……恩准家父此行……”

    朱翊钧听完,眉头明显皱了起来,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与反对:“那怎么能允许呢……”

    “张爱卿年事已高,已近知天命之年。”

    “此去英伦,万里波涛,风高浪急,凶险莫测,朕岂能忍心令股肱重臣,冒此奇险……”

    “若有不测,朕心何安。”

    “天下人又将如何看待朕?岂非要说朕苛待功臣,行放逐之事?此事断不可行!爱卿不必再言!”

    朱翊钧可是毫不犹豫地拒绝……并且拒绝时候,态度也很坚定。

    但现在不依不挠地可是张丁征了。

    “陛下体恤老臣,天恩浩荡,臣父子感激涕零。”

    “然……然家父之心,臣略知一二。”

    “陛下,家父生于黄土,长于北地,一生宦海,足迹所至,最远不过留都南京。若能以残躯,奉王命,涉重洋,至万里之外异域,为我大明探路,为陛下分忧,此乃家父毕生之愿,亦是为臣者之至高荣耀……”

    “陛下,老话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家父身体尚称康健,必能安然往返!即便……即便天命难违,亦是求仁得仁,为陛下社稷而死,其死重于泰山……”

    “家父之心,拳拳可鉴,恳请陛下……成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的好啊,竟然是你父出巡,为何他不来,反而让你来呢。”

    “正如陛下所说,父亲已知天命,嘴有些笨拙了,特意嘱咐臣前来。”

    朱翊钧看着侃侃而谈地张丁征,叹了口气:“常言道,‘父子如君臣’。张丁征啊张丁征,在你们张家,你父为‘君’,你为‘臣’……”

    “你今日这般……在御前,撺掇着朕派遣你的‘君父’去赴那万里波涛之险,以求那‘重于泰山’之名……朕看,你倒像个……张家‘反贼’啊!”

    “反贼”二字,如同惊雷,在寂静的武英殿内炸响!

    张丁征浑身剧震,脸色瞬间煞白!

    他“扑通”一声再次重重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声音带着巨大的惶恐和委屈,急声辩白:“陛下!陛下若如此想臣,臣……臣真是百口莫辩,万死难赎其罪啊!”

    他抬起头,眼中竟隐隐有了泪光,不再是刚才的慷慨激昂,而是充满了为人子的真切情感。

    这一刻的情感是真的。

    张丁征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又无比真诚。

    “臣……臣只是想着,身为人子,若能为父亲争取到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以天子使臣的尊荣,去亲眼看看那迥异的风暴,去亲身体验那不同的天地,去为我大明开此先河……这难道不是为人子者,所能献给父亲的最珍贵的人生经历吗。”

    “臣……臣不愿父亲此生,只困囿于案牍宫阙之间啊……”

    “陛下!方才臣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绝非虚言!更非盼父早亡。”

    “在旁人听来,或许是虚言套话,但在臣心中,字字泣血,句句真心!臣所愿者,是父亲能如泰山般巍然屹立于史册……是父亲之名,能因这万里蹈海、宣威异域的壮举,而永载万历贤臣传中,此乃身为人臣之极荣,亦是父亲留予子孙之无上荣耀……”

    “臣拳拳之心,天地可鉴,唯望陛下……明察!”

    张丁征一番话,情真意切,将“孝道”巧妙地与“忠君报国”、“青史留名”捆绑在一起……

    朱翊钧静静地听着,脸上的冷意和玩味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

    他看着跪在下方、情辞恳切的张丁征,又想到张四维那张精于算计却也确实劳碌的脸。

    良久,他紧绷的嘴角终于缓缓松开,最终化作一声意味深长、带着几分感慨和几分无奈的轻笑:“呵……”

    “张丁征啊张丁征……”

    “你可真是个好儿子………”

    听着天子的话后,张丁征立即反驳道:““臣……惶恐!唯愿父亲不负陛下隆恩,亦不负此生。”

    “陛下,臣不是不孝之人,忠孝两字,本是一体,对父不孝之人,岂能对君主忠诚。”

    “若臣真是一个不忠不孝的人,陛下又岂会重用臣。”

    “陛下,臣真的是,一片孝心,日月可鉴,臣只能希望父亲能看一看大海……”

    张丁征说着动容。

    在天子的注视下,边说边哭。

    听着他的话,看着张丁征的表现,朱翊钧竟然有了些许的自我怀疑。

    难不成,张丁征真的是一个想带着老子看世界的孝子……

    自己这个君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