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逐龙少年志 > 第313章 萧何苦谏

第313章 萧何苦谏(1/2)

    “臣,臣……”

    萧何差点就将在长安城外,卢弃被抓住又放走的事情说了出来。

    然而,刘邦生气却是因为未央宫中的太子刘盈。

    “太子是还没有长大,可你们也不能由着他的性子啊!”

    刘邦皱着眉,气呼呼地说。

    萧何听到这话,赶忙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原来刘邦只是因为太子闹着要去燕国平叛,在生气。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也许是受到到了吕后的唆使,太子刘盈已经偷偷溜出长安四五回了。萧何等人拦下太子后,为了不惹刘邦生气,也就将相关消息拦了下来。今日刘邦发火,肯定是知道了。

    “太子乃国之根本,朕也是在为他做事,若是太子出现什么闪失,朕如此拼命又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啊?”

    说着说着,萧何竟然从刘邦的话里听出了赞许之意。

    看来刘邦嘴上虽然不高兴,心里却美滋滋的。

    一向懦弱的太子竟然主动为自己分忧,能不令他高兴吗?

    但是,从朝局稳定角度讲,这种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臣明白,臣一定讲明道理,规劝太子。”萧何跪在地上说。

    “起来吧,朕让你陪朕走走,也并非只为此事。”

    刘邦抬了抬手,身子一转,继续在御花园中转悠了起来。

    萧何则长出了一口气,从地上爬了起来。

    刚才他要是多说一个字,卢弃的事情就瞒不住了。

    事实上,截止目前,刘邦并不知道宫中的太子是假的。他始终以为自己悉心栽培,左右摇摆的储君,是他老刘家亲生的。

    “如今平定叛乱的主帅已经定了下来,赵王若是继续留在封国,实在太危险了。”刘邦望着在风中起伏的接天莲叶,声音渐渐变小了,多少有些说体己话的意思:“可是,这怎么让他合情合理的回来,实在让朕头疼啊……”

    “陛下,恕臣直言,您切不可对赵王过度溺爱啊!”

    萧何打断了刘邦,盯着他的背影,面色凝重地说:“赵王作为赵国君主,是有守土之责的,如今赵代两地反叛频发,虽然跟赵王没有直接关系,可这也暴露了他在治国能力上的薄弱。”

    “如果陛下真对赵王有信心,那就该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得以证明自己,如果陛下觉得赵王也需要成长,那便……”

    萧何弓着腰,拱着手,斜眼向上,瞟了瞟刘邦,不说话了。

    刘邦的眼珠动了动,猛然在游廊的立柱上拍了一下,异常愤怒地大吼:“大胆萧何,竟敢劝朕削去赵王爵位!”

    “臣并无此意,臣只求陛下不要对赵王过度溺爱!”

    萧何往地上一跪,苦口婆心地说:“昔日郑武公驾崩,嫡长子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郑庄公心地仁善,其母武姜便抓住他的软肋,一再为次子叔段谋夺权力,到最后终于酿出共叔段之乱……”

    “臣以为,共叔段之乱究其根本全在太后武姜对次子叔段的溺爱,如今太子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三番五次出城平叛,陛下大发雷霆,赵王身处自己治理出的叛乱之国,却无所作为,陛下还在想着要将他合情合理的送回长安,这难道不是我大汉的祸乱之源吗?”

    “够了,萧何!”

    刘邦的胸脯剧烈起伏,指着萧何说:“你不是早就不过问朝政了吗?怎么在立储之事上参与的如此之深?萧何,朕算是看出来了,你的心思早就不在朕身上了,你在等新君上位,对不对?”

    “臣之心日月可鉴,臣之言对得起天地良心!”

    萧何向前膝行几步,激动地说:“陛下,太子是国之根本,您既然已经立了太子,就不该再左右摇摆了!”

    萧何之所以冒着触怒刘邦,暴露自己并非真正隐退的风险,说这些话,不过是为了大汉基业的稳固。当初把赵王送往赵国封地时,群臣已经尽了全力。并且想着赵王远离朝廷,已经不会再有争储之心了。可事实却是,刘邦越来越看太子不顺眼,想改立赵王。

    远的不说,就说刚才他提的如何将赵王“合情合理”的送回长安吧。怎么做才能“合情合理”呢?除了削去王爵,就只剩下立赵王为太子了。萧何知道刘邦未必真敢在南北叛乱时,又引发立储纷争。他相信刘邦多半是在试探他。但是,这样的事情怎么能轻易试探呢?

    萧何态度鲜明,情绪激动,就是想告诉刘邦,趁早断绝了改立储君的念头吧!当然,他明白刘邦究竟在纠结什么。未央宫中的太子刘盈除了有一份天生的忠厚老诚,实在是没有别的优点了。至于雄才大略、威震四海,这些似乎更跟他没有半点关系。作为大汉王朝的继承者,未央宫中的太子刘盈实在不是最佳人选。可是,萧何又不能将实情告诉刘邦,跟他说真正的刘盈正是他格外欣赏的燕王世子卢弃……

    做皇帝的刘邦为难,做臣子的萧何更为难。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卢弃尽快还朝,可这件事又需从长计议。萧何心急如焚的同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刘邦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