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着满脸喜色的唐俭,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他要不是为了一点利益,而滥用手中职权,说不定现在还担任户部尚书的重职。
可惜啊!
唐俭走到大殿中心,神色恭敬地行礼道。
“参见陛下!”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唐俭,你休息了这么久,关于财政方面的知识,应该没有忘记吧?”
当前朝中有两个欢乐臣子,一个是尉迟敬德,另一个就是唐俭。
他们两人退隐待在家里,不是饮酒作乐,就是修建亭台楼阁。
这日子过的,比神仙都惬意。
唐俭连忙说道:“回陛下,臣虽然赋闲在家,但是却常常翻阅算术方面的书籍。”
“而且臣把贞观数字和算术认真研究了一番,已经能掌握其中的运算。”
他说话的时候,还看了杜荷一眼。
很显然,在唐俭心里,数字和算术都是杜荷革新出来的东西。
“好!”
李世民微微点了点头,他沉声说道:“唐俭,朕任命你为太府卿,你要全力协助杜荷,完成摊丁入亩的税收改革!”
“臣遵命!”
唐俭脸色凝重应道。
自从他被革掉户部尚书,改任文散官光禄大夫以来,以往经常登门的重臣便很少往来。
而他的7个儿子和13个孙子,也一年时间都没有得到升迁。
唐俭心里很清楚,他和一众子嗣对太子没有任何的贡献,等太子登基以后,不会让他的子孙担任重职。
现在陛下重新给他机会,他肯定要牢牢抓住。
为了给子孙谋一个前程,得罪人又如何?
杜荷不也一直得罪人么?
现在朝廷的局势,跟武德年间和贞观初年不一样。
太子可不念贞观老臣的旧情,而是看重辅佐他登基的人之情!
李世民站起来说道:“太子、杜荷、房玄龄、李绩、侯君集、长孙无忌、马周、李靖、萧瑀、李道宗和许敬宗,你们随朕去两仪殿议事。”
“退朝。”
说着他在内侍的搀扶下,往右厢房走过去。
文武百官纷纷站起来行礼道。
“恭送陛下,太子殿下!”
...
两仪殿内。
李世民高坐主位,一众宰辅大臣分坐左右两侧。
看着这十名年龄跨度极大的重臣,李世民的心里充满了感慨,好像回到武德末年。
那时候父亲李渊和裴寂等武德老臣,他们的年纪都不小,而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臣子,他们尚且年富力强。
现在李承乾和杜荷风华正茂,他和一众老兄弟,全都已经垂垂老矣。
“咳咳。”
李世民轻咳两声,他忽然感慨道。
“光阴似箭啊!”
“二十多年前诸位爱卿尚且年轻,现在也已经白发横生,真是岁月不饶人。”
“你们老了,朕也老了!”
大殿两侧。
一众从秦王府出来的老臣,他们听到李世民的感慨后,脸上也充满唏嘘。
特别是房玄龄、李靖和萧瑀三位年过70的老臣,他们如今疾病缠身,更是觉得时光过的太匆忙。
房玄龄拱手说道:“陛下,是臣跟卫国公和宋国公老了,您还年轻着呢。”
李承乾和其余大臣纷纷出声,都说李世民还年富力强。
他们倒是没有夸大,李世民今年才50岁,跟他们三人相比确实很年轻。
御台上。
听到这帮臣子的话,李世民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他的年岁不大,只可惜身患恶疾。
李靖一脸追忆道:“臣追随陛下平萧铣,败辅公祏,灭吐谷浑,定吐谷浑,人生漫漫征途,却好像只是留下一个淡淡的印记。”
随着李靖挑着这个话题,房玄龄、萧瑀、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等人,他们纷纷二三十年前追随李世民立下的功绩。
大殿左侧首位。
杜荷听到这帮臣子都在说自己立下的功绩,他的表情微微一愣。
什么情况?
不是商议俘虏的安排吗?
怎么变成了邀功会议?
杜荷看到御台上的李世民,被这帮重臣说的满脸动容,稍后恐怕会感情用事,大封这帮臣子的子嗣。
就在杜荷听的津津有味时,李世民忽然出声道。
“杜荷。”
“此情此景,你作诗一首吧。”
啥?
让他作诗?
杜荷听到李世民的话,他顿时愣住了。
他淡淡定定地吃着瓜,咋就让他来作诗,这也太突然了吧!
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