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杜荷这小子发疯,把关陇世家连根拔起,那其他世家便是豺狼。
大唐社稷要想稳固,只有让各方势力互相制衡,但凡平衡被打破便会容易出现问题。
李世民身为皇帝,考虑的点和杜荷这种臣子不一样。
他需要做的,就是防止一家独大。
杜荷听到李世民的叮嘱后,他的嘴角微微一撇。
好家伙!
李世民竟然还特意跟他叮嘱这件事。
看来李世民心里也清楚,东宫和关陇世家的矛盾已经难以调解。
现在李世民在世还能保住长孙无忌和关陇世家的人,等他病亡以后,李承乾可就要秋后算账。
毕竟这些年吃过的亏,已经深深刻在李承乾的心里。
沉默数息。
杜荷拱手应道:“陛下,臣可是和睦同僚的良善之人,一定会跟长孙司徒、褚侍郎和于侍郎等人和睦相处。”
看到杜荷答应的这么爽快,李世民的嘴角微微一动。
这混小子,也不知道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李世民换了一个话题说道:“杜荷,明年初春以后,你要主持摊丁入亩税收的改制,而且到明年年底前要完成。”
“朕相信凭借你的聪明才智,肯定能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
呵呵!
说的倒是轻巧!
藩王、官绅和世家的人,他们靠隐瞒田税,每年少上交朝廷一大笔税收。
他现在动了这些人的利益,肯定会有人带头闹事。
特别是那帮当了多年土皇帝的藩王,他们怕是会打带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攻向长安。
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推恩令,引发天下藩王的围攻,最后主父偃被汉武帝诛全族,才平息天下诸侯的怒火。
汉景帝时期,晁错多次上书削藩,引发七王之祸,最后被汉景帝下令腰斩。
这两个千古能臣都在做好事,可结果却不怎么好。
出头鸟,可不那么好当啊!
思索一番后。
杜荷脸色凝重道:“陛下,如果天下藩王和世家反对摊丁入亩,甚至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让陛下您除掉我。”
“到了那个时候,您看怎么解决?”
御台上。
李世民朝内侍和史官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离开甘露殿。
过了盏茶功夫。
李世民这才沉声说道:“杜荷,既然朕让你去主持税收改革,心里早就做好最坏的打算,也不会把你当晁错对待!”
“朕任命你为雍州牧,让你随意调动雍州内的大军,就是为了让你有实力去应对叛乱!”
“而且朕还会把席君买、薛万彻、程名振和罗通等将领留在长安,供你差遣!”
顿了顿。
李世民眯着眼说道:“只要你杀的人不超过朕的底线,朕都不会管过程,朕只要最终的结果。”
这么大的魄力?
看来李世民想在病亡之前,给李承乾解决这个大麻烦!
到时候李承乾新皇登基,也不用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新朝也会和睦稳定。
杜荷笑眯眯问道:“陛下,您的底线是多少人?”
“您给臣一个准确的数目,臣心里也有底。”
呃...
李世民的表情一顿。
他没好气骂道:“你这混小子,还真的笃定有人闹事不成?”
“只要不超过万人,你都不必向朕禀报!”
他们两人的对话要是被其他臣子听到,恐怕吓的都睡不着觉。
还挺狠!
既然李世民已经给出底线,杜荷也清楚怎么做,就看哪个倒霉蛋跳出来当出头鸟。
杜荷站起来躬身应道:“臣遵旨!”
聊完正事。
大殿内的气氛,也变得舒缓不少。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杜荷,你明年除了主持改革税收外,还有什么大计划需要执行?”
“那一百多万的薛延陀俘虏,他们每天的粮食消耗可不在少数啊!”
俘虏和牲畜不一样,牲畜吃草就能吃饱,而那帮俘虏即便一天吃一顿,也得消耗大量的粮食。
况且朝廷要是让他们服劳役,一天最少也得安排两顿膳食。
杜荷想了一下说道:“回陛下,那20余万薛延陀妙龄女子,可赏赐给立下战功的将士为妾。”
“至于数十万薛延陀成年男子,让他们去修官道。”
修官道?
李世民好奇问道:“杜荷,你想修哪里的官道?”
大唐的官道每隔30里设一个驿站,驿站的驿丞需每日巡查辖内官道,负责小问题的维护。
如果官道大面积损坏或者遇到泥石流等,则需要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