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处,十几名晋军正用身体抵住城门,试图重新关闭,白铭怒吼一声,挥剑冲入敌群,剑光如电,三名晋军瞬间毙命。
其余楚军也拼死搏杀,终于清除了城门处的敌人。
“把城门完全打开!”,白铭命令道,同时转身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晋军增援。
他身边只剩下不到二十名楚军,每个人都伤痕累累,但眼神依旧坚定。
“坚持住!援军马上就到!”,白铭脸上的血汗不断的滴落,胸口起伏,口里喘着粗气,但其眼里的杀意依旧不减,高喊鼓舞士气。
他的剑已经砍出了缺口,手臂因力竭而微微发抖,但站姿依然挺拔如松。
“杀!”,看着已经再次冲杀而来的晋兵,白铭再次领着可战的楚兵迎击。
眼看着白铭等人就要被晋军淹没,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城外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一支火箭划破夜空,照亮了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楚军主力。
“荆云将军到了!”一名楚军士兵喜极而泣。
荆云一马当先,率领着百名轻骑从半开的城门冲入,铁蹄踏过城门处的尸体,长矛刺穿试图阻拦的晋军。
荆云麾下是没有骑兵的,这百骑都是荆云将军中的斥候和军马都集中起来使用,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候赶到了城门前。
而在他们身后有更多的楚军步兵如洪水般涌入,有了楚军援兵的到来,西城门处的晋兵立刻开始节节败退,楚军很快控制了城门区域。
“白铭!”,荆云在马上高喊,脸上露出关心之色。
浑身是血的白铭转过头看向主将荆云,勉强举起剑示意:“将军...西门已下...幸不辱命…”。
荆云走到白铭的身前,检查了一下,确定他只是力竭之后,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白铭是白毅的儿子,白毅作为他的知己兼对手,若是让白铭出了意外,他恐怕也不好向白毅交代。
荆云看到白铭身边仅存的五六名士兵,这些人与白铭的情况一样,同样是已经体力消耗殆尽,宽慰着说道:“你们做得很好,现在休息吧,医者很快就到,剩下的交给我们吧。”
随着主力楚军入城,战局瞬间逆转,晋军节节败退,而与此同时,东城方向也响起了喊杀声,这是荆云已经跟东门方向的项拓将军联系上了,约定今夜同时攻打蒲阪。
这样就能最大力度的牵制东城方向的晋兵。
…
南门外的秦军大营内,秦军主将在楚军袭取西门的时候就知道了,正当准备派兵支援西门的时候,又看到东门的楚军也在攻城,尤其是在得知蒲阪西城门已经被楚军占据之后,顿时就放弃了支援蒲阪的计划。
秦军主将已经看清楚现在的局势,楚军已经攻破了西门,就算是他支援晋军也于事无补,反而容易将他这支两万人的军队折损在这里,那他们秦国的河西之地也要陷入危险之中。
秦人帮晋人坚守蒲阪已经是仁至义尽。
“蒲阪已经守不住了,我们也该离开了”,秦军主将说完就开始下令放弃大营,然后开始撤兵。
…
蒲阪守将赵稷在亲兵护卫下登上城楼,看到的蒲阪两面受敌的景象,尤其是楚军已经从西门进入城内,眼里不由露出绝望之色。
“将军,西门失守,东门这边也军心开始动荡,秦军那边依旧毫无动静,末将建议突围”,副将赵虔着急的对主将赵稷说道。
“秦军至今没有动静,应该是已经放弃蒲阪了,说不定已经开始撤军了,蒲阪守不住了,你也带着他们突围吧,能逃多少是多少”,赵稷一脸颓然的对副将赵虔说道。
“将军你…”,赵虔听到主将只让自己带兵突围,顿时明白了主将赵稷的想法。
赵稷看着还杵着不动的赵虔,摇着头说道:“我先败于焦、陕之地,丧师两万,致使楚军渡过黄河,今日又兵败与蒲阪,自是无颜再逃,更是没有了脸面再见相国”。
赵虔听到主将赵稷的话,眼中突然泛泪,但他也知晓赵稷的性格,或许战死对他而言才是最好的归宿。
“将军保重”,赵虔郑重的向赵稷躬身一礼,然后大声喝道:“诸将士,随本将突围”。
赵稷看着向南门突围的赵虔,脸上露出十分平静的笑。
在赵虔带着东城的晋兵开始往南城突围之后,正在攻打东城的楚军立刻发现东城这边的抵抗之力大幅度削减,于是楚将项拓立即加快了攻城的速度。
当楚军登上东城墙的时候,发现已经自刎而死的晋军主将赵稷,以及不愿离去的十几名亲兵。
天色微明时,蒲阪城已经彻底易主。
晋军残部或降或逃,楚军旗帜插上了城头,白铭在简单包扎伤口后,立即协助荆云整顿城防,防备晋军可能的反扑。
在西门附近,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