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巡山校尉 > 第六三四章: 内应原来是他

第六三四章: 内应原来是他(2/3)

的走神。

    那正是自己单向联系的内应,接头成功的暗号。

    说明,那位潜伏在王府的朝廷内应,已经看到了他留下的信号,并且在王府夜宴中给予了回应。

    他心头念转,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在王府宴会中,安排人给出接头暗号,说明这位朝廷内应正如他所想,在王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想到这,徐良心中有了决断,既然已经接上头了,那就尽快将消息传给朝廷潜伏在其中的那人,让这人尽快查明北凉王府背后的暗流。

    心中想着,徐良脚步加快。

    没多久,他穿过王府灯火园林,重新回到别院,那座下榻的小楼。

    回到自己的房间中,命人掌灯,便关上了门。

    随后他蹬蹬蹬来到书案前,看着被镇石压着的那张张,抬手抓起,一甩,一震,纸张化作齑粉,在灯起一卷,火焰卷高几寸,又迅速回落。

    接着,他重新用纸在案上铺开,镇石一压,拿笔沾墨,在纸上写下一个又一个字。

    这些字,依旧毫无关联。

    十几个呼吸后,徐良将笔落在旁边的笔架之上,嘴上吹出一口气,将纸上墨迹吹干。

    做完这些,他将桌案上的灯芯捻了捻,让灯火为之一涨。

    接着,他袖子朝着旁边的窗户一拂袖,吹拂打开。

    他走了过去,还不待外间驻守的禁军走过来,就摆了摆手,

    “本官宴会上喝了点酒,吹吹风!”

    接着,背着手,迎着窗户吹着晚风。

    此时,夜色入深,晚风习习,远处眺望,楼阁间灯火阑珊,宴席的喧闹随宾客散去渐渐隐去,王府浸润在浓稠的夜色里。檐角铜铃失了人声衬映,风过只余细碎轻响,混着廊下灯笼摇曳的光晕,在廊下投下晃荡的光影。

    远处隐约传来更夫的梆子声,穿过王府高墙,惊起檐下几只宿鸟,扑棱着翅膀飞起,由此很快惊起巡夜的甲士,沉闷的靴声从回廊尽头响起,又很快隐入暗处。

    半盏茶后,还是和之前一样、徐良关上了窗户。

    他回头看了看桌案上,烛火摇曳下的纸张,眼神闪动,想了想,走过去,将纸张一折,放在火焰上点燃,烧成了灰烬。

    他相信,那位在王府中潜藏很深的内应,已经看到了他留下的信息。

    ……………

    夜深。

    王府后院,影影绰绰,明处暗处有一双双眼睛犹如寒钩,守卫森然。

    “蹬蹬蹬”

    有略微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黑暗中,一双双眼睛默默注视着此人来到一间灯火亮起的房间。

    里面,有一尊身影如虎盘踞,侧身如山。

    “王爷,臣来了!”

    门外的身影弓着身子,开口,前声急促,后调猛然一收,轻轻落下。

    “进来!”里面传来萧中天沉稳的声音。

    “吱呀”

    来人双手推开了门,屋内的烛火缩了一下,迈步都进了去,随后转身关了门。

    接着,回过身来,朝着坐在虎案后的王爷躬身拜手。

    烛火一升,照出此人的身影。

    生得中等身材,却是肩背挺拔,透着一股干练。肤色不是凉州本地那种常年被戈壁日光晒出的底色,其眉眼算不上锐利,眼角刻着两道浅纹,此时此人浅笑着,顺着纹路晕开俩,透着几分温和之色。

    其头发用一根素面白玉簪束成髻,几缕碎发垂在额前,倒添了几分边塞文人的随性。身上一身浅绯对襟衫,衫下摆缝着一道三寸宽的黑布襕,腰间束着一条黑革带,脚上穿的是一双乌皮靴。

    看一眼,此人藏着几分久居边塞的沉稳干练,又带着文官的儒雅,不失温和,有几分风骨。

    赫然正是方才那位请徐良赴宴的颜长史!

    虎案后,北凉王萧中天看着这位麾下右长史,眉眼在烛火光影中带着晦暗之色。

    “消息拿到了?”

    这声音如虎啸低沉,铜灯中的灯火一压,阴影朝着下面沉沉压下。

    下面,颜荪缓缓抬起头来,声音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回王爷,消息拿到了!”

    “呵呵,看来是本王那位皇兄动用了你,看来是处心积虑了!”萧中天一声嘶哑的笑声,让空气中仿佛要凝出水来。

    “本王越来越好奇,到底是什么消息了?引得陛下竟启用了你这位在本王身边“潜伏”多年的内应?”

    原来,此人竟就是徐良所联系的朝廷“内应”!

    竟然一直就在徐良身边,

    但此人看起来,早已叛变。

    这话一落,却见这位颜长史直接跪了下来,头磕在地上,声音恳切,

    “臣斗胆,恳请王爷履行咱们之间的约定。”

    “臣的骨肉亲人,还在神都。”

    虎案后,那位王爷声音很干脆,直觉答应了下来,

    “本王会马上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