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来了! > 第104章 小松鼠的“新松子”:驿改与卫所整军策

第104章 小松鼠的“新松子”:驿改与卫所整军策(2/3)

有统兵之权,却不知如何统兵,只会纸上谈兵,泛泛而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闻言,汤杰嘴咧的跟荷花似的,竖着大拇指哈哈大笑道:“哈哈哈,还是咱殿下明事理,殿下您洞若观火,见微知着,您说的太对了,这帮只会拽文弄墨的书生,他们哪会打仗,更别说管理那些大头兵了。”

    于谦瞪了汤杰一眼,对朱见沥道:“殿下此言臣不敢苟同,兵部若没有统兵之权,那不成了空架子了吗?”

    “不!于师傅又错了!”朱见沥倔强的抬起脸,毫不畏惧的看着于谦:“本王以为父皇当初设立国防部,就是担心文胜武弱如故宋一般,我大明如今之所以兵强马壮,北灭鞑虏,西收西域,东灭朝鲜东瀛,靠的是父皇的英明决策,是大明将士用命,是……嗯,是……高度的军事集权!”

    “嚯,啧啧啧,瞧瞧咱吴王殿下,这话说的就是提气,就是让人舒坦,对,殿下说的一点都没错,就是高度的军事集权。哈哈哈。”汤杰适时的捧哏道。

    于谦被朱见沥这一番话说的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话能从一个八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

    “高度的军事集权?”这七个字如同惊雷一般在于谦的脑海中不断轰响着。

    “于师傅,兵部即使没了统管天下卫所之权,本王觉得他们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给大军输送粮草、修缮甲胄物资,管理好驿站等。”

    “这……”于谦被说的哑口无言。

    “行了行了,于老头,你又说不过咱殿下,”汤杰一脸嘚瑟的说道,随即又对朱见沥笑道:“殿下,回头您把今天的事儿一起记下来,等回了京城,末将陪您一起向皇上谏言。”

    ……

    ……

    一路行来,驿站的困顿与盘剥,卫所的腐败与欺压,如同两块沉重的磨盘,压在朱见沥心头。

    榆林的旱灾是天灾,而眼前这些,却是赤裸裸的人祸!

    是附着在大明肌体上的毒瘤!

    夜晚,在宣府镇的一处驿馆,朱见沥盘腿坐在土炕上,油灯如豆。

    他摊开那本宝贝麻纸本子,咬着笔杆,小脸皱成一团。

    驿站的问题……卫所的问题……怎么解决?

    榆林打井、放粮、杀贪官,那是救急。

    驿站和卫所,是制度坏了!

    他想起了清水驿驿丞的哭诉,想起了宣府屯堡里挨鞭子的老农,想起了大同道上那个收钱比土匪还利索的卫所小旗官。

    “驿站只为官员服务……太浪费了!”他脑子里灵光一闪,“那么大的房子,那么多马厩,平时都空着!要是……要是让那些行商、赶路的老百姓也能花钱住进去,吃饭、喂马……驿站不就有钱了吗?驿卒也不用去勒索别人,去加派乡里了!”

    这个念头让他有点兴奋。他赶紧提笔,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下:

    《驿传革新疏》

    第一条:驿站开门做生意, 驿站除了伺候官员,也可以让有钱的行商、赶路的百姓花钱住店、吃饭、喂马、换马,收他们的钱!这样驿站自己就能赚钱养活自己,不用光靠朝廷拨钱,还能给朝廷交税!(他不懂“自负盈亏”这个词,但道理懂了)

    第二条:钱粮直达,不许漂没。 朝廷给驿站的钱粮,直接发到驿站手里,不许省、府、县一层层克扣,谁敢伸手漂没,砍手!(他想了想,觉得砍手有点狠,但想到那些饿肚子的驿卒,又觉得该砍)

    第三条:定规矩,明码标价。 住店多少钱,吃饭多少钱,喂马多少钱,给行商百姓定个公道的价钱,刻成牌子挂在驿站门口,谁也别想乱收钱!

    第四条:查贪官,清驿站。 派人去查,专门查那些克扣驿站钱粮、纵容驿卒勒索的坏官!查出来,罢官,坐牢,让他们把贪的钱吐出来!

    写完驿站,他又开始琢磨卫所。

    卫所的问题更复杂。

    军官像地主,兵士像农奴……还勒索行商……军饷都发不足,怎么打仗?

    他想起于谦说过,太祖爷设卫所是为了“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现在呢?米都被军官吃了!

    “军官不能当地主!”他写下第一句,觉得不够,又划掉。

    “兵士的田,不能被抢!” 还是不够。

    “军饷要发足,谁敢克扣,剥皮!” 这个狠,但他觉得该这样。

    他抓耳挠腮,汤杰呼噜声震天响,于谦在隔壁泡他的硬饼。

    忽然,他想起汤杰说过,父皇手里的五大龙军的兵是拿饷银的,不用种地!

    “有了!”他眼睛一亮。

    《卫所整军策》

    第一条:军屯归朝廷,分田给百姓!

    卫所的好田,不许军官霸占!收回来!按人头分给当地百姓种!或者租给愿意种的人,收的租子用来发军饷!(他模糊地想到了“军田国有,分田到户/租佃经营”)

    第二条:饷银要发足,不许打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