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来了! > 第64章 扬帆远航

第64章 扬帆远航(1/2)

    明兴九年,春。

    紫禁城,乾清宫。

    朱祁镇站在那幅巨大的《大明坤舆全图》前,地图上,那些曾经如同帝国肌肤上顽固脓疮、代表着藩王势力的刺眼标记,已被彻底抹去,留下大片的空白。

    废司礼监,收批红之权于一身;移诸藩,一劳永逸地拔除了这些深植帝国的毒刺;灭瓦剌,一扫大明西北的威胁;吏治改革,清除了大明革新的阻碍;

    大明帝国的血液——正沿着全新的脉络奔涌不息,流入黄河堤坝的加固,流入九边烽燧的整饬,流入工部匠作监日夜轰鸣、铸造新式火铳的工坊,流入皇家格物院那些堆满“奇技淫巧”图纸的案头。

    朝野上下,一股务实、锐利、甚至带着点“离经叛道”的新风,开始吹散庙堂的千年积尘。

    与此同时,遥远的南中国海,波涛汹涌。

    一支庞大得令海洋都显得局促的舰队,正犁开碧蓝的海水,坚定地向南进发。这是北海舰队,大明帝国沉寂多年后再次投向深蓝的巨拳,目标直指——旧港宣慰司(巨港)。。

    百余艘大小舰船,以巍峨如山岳的宝船为核心,如移动的钢铁城池,劈波斩浪,旗舰“镇海”号那巨大的主桅顶端,一面赤红的“蔡”字将旗猎猎作响,宣示着舰队总兵官蔡福的威严。

    “总兵大人,前方探哨快船回报,已见旧港宣慰司主岛轮廓!”副将洪亮的嗓音穿透海风,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蔡福站在高耸的艉楼上,身形如礁石般稳定。

    听到禀报,他嘴角微微一笑:“兄弟们,陛下说了,这里的稻米,一年能熟三次;吕宋的柚木,坚逾铁石!还有抢不完的黄金宝石,这些,都该是我大明的!今日,都弄回去!”

    “得令!”传令兵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迅速以旗语和号角将命令传遍整个舰队。

    刹那间,庞大的舰队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骤然苏醒。

    沉重的炮门在绞盘的吱呀声中次第打开,黑洞洞的炮口从舰身两侧探出,闪烁着冰冷幽暗的光泽。甲板上,火铳手们迅速就位,动作整齐划一,火药味与咸腥的海风混合成一股令人血脉贲张的气息。水手们用力拉扯着帆索,调整着风帆的角度,舰队的速度再次提升,带着一股无可阻挡的毁灭性气势,直扑向那个富饶的海湾。

    这时副将的声音带着兴奋:“总兵大人!探船回报,穆西河口在望!已见旧港烟火!”

    蔡福嘴角微动:“传令,战备,炮门开启!旧港乃我大明永乐皇帝亲封宣慰司!施氏虽衰,法统犹存!今土酋跋扈,海盗横行,华商泣血,陛下有旨,我等此来,乃吊民伐罪,重整秩序,再通海道!让那些盘踞旧港、欺凌我族裔的魑魅魍魉,见识王师天威!”

    旧港(巨港),穆西河畔。

    曾经象征大明权威的宣慰使官署早已破败。

    取代施氏家族统治的,是本地势力强大的酋长阿贡。

    此刻,他正志得意满地坐在象征权力的虎皮椅上,接受着来自爪哇满者伯夷王国使者献上的礼物——精美的金银器和一筐筐珍贵的胡椒。

    厅堂内弥漫着香料的气息和阿贡粗犷的笑声。

    “哈哈哈,告诉你们的国王,旧港有我阿贡在,香料贸易的份额,自然少不了满者伯夷的好处,那些北边的明人?哼,他们的船队早就成了传说!现在这里,我说了算!”

    阿贡拍着肚皮,得意非凡。

    他手下的武士们发出粗野的附和声,而一旁的华商代表们则是敢怒不敢言。

    突然,一个连滚带爬的哨兵撞开大门,面无人色:“大…大酋长吗,河…河口,来了好大的船,像山一样多,挂…挂着龙旗,红色的龙!”

    “龙旗?”阿贡的笑容僵在脸上,猛地站起冲到窗边。

    当他看清河口外那支遮蔽了海面的钢铁舰队,尤其是那面面在阳光下猎猎作响、刺目惊心的赤底金龙旗时,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到头顶!

    “明…明人的舰队,他们…他们怎么回来了?他们不是,不是停止下西洋了吗?”阿贡脸色煞白,肥胖的身子如同泄了气的皮球,瘫软回椅子上,打翻了身旁盛满水果的大明瓷盘。

    满者伯夷的使者更是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蔡福没有给阿贡这些当地土着任何反应的时间。

    “轰——!”

    “镇海”号的主炮发出怒吼,这并非攻击城市,而是精准地轰击了河口几处明显被海盗占据、威胁航道的废弃堡垒和哨所,这是示威,也是清障!

    炮声就是命令,明军陆战营乘坐的舢板如同离弦之箭,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抢滩登陆,直扑旧港城区!

    他们的目标明确:控制港口、官署、仓库,肃清公开反抗的武装。

    阿贡并非毫无准备,他纠集了自己的部落武士和依附的海盗武装,试图在旧港城外的开阔地进行阻击。

    武士们挥舞着波状刃,海盗们嚎叫着冲锋,人数看起来颇为可观。

    本小章还未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