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我来了! > 第54章 求你个事儿行不行?

第54章 求你个事儿行不行?(1/2)

    乾清宫内,侯宝努力憋着笑说着什么,而一旁的皇帝早就笑的前仰后合,眼泪鼻涕都下来了。

    “皇爷,吴大人如今惨不忍睹,您看要不要让户部提前给他府上预支些粮米度日?”侯宝憋的脸色涨红,但又不敢过分笑出来。

    朱祁镇摆了摆手:“你……等会,让朕缓缓,哈哈哈……缓缓……哎呦,朕,朕笑的肚子都抽筋了,哈哈哈……”

    好不容易止住了笑,朱祁镇喝了一大口茶顺了顺气,这才开口道:“你脑袋让驴踢了,让户部预支粮米给他,让左鼎那头倔驴知道了,他能把朕的乾清宫给掀了。”

    说着,想了想道:“你晚上悄悄去一趟吴中家里,拿上二百两银子和一些米面粮油过去,先让他挺过三个月再说。”

    “哦,对了,你在去一趟东平伯府,让夏楷把他那些小妾、儿子给找出来,家财追回来后还给吴中。”

    “这……皇爷,您不是不喜欢吴大人嘛,为什么还要帮他?”侯宝问道。

    朱祁镇扭头,斜眼看了看侯宝,眼神不善道:“侯公公,你最近这舌头可是有些长啊!”

    侯宝闻言,吓得一哆嗦,赶紧低着头走了出去。

    又是几日过去。

    治河总督潘季驯接到圣旨后,感动的痛哭流涕,在河堤上向京城方向郑重行了大礼。

    但是因为自己疏于对各段的管辖,导致朝廷的治河钱粮被不少人贪墨,这个罪责他无论如何是逃不掉的。

    最后,禁军又宣读了一份圣旨,虽然措辞不是那么严厉,可潘季驯还是听的出来,皇帝对他的不满。

    “臣,潘季驯有罪!”潘季驯重重叩首。

    “潘总督,陛下口谕:‘卿之过,在用人不明,督查不力,致使蠹虫丛生,河工危殆。然念卿治河辛劳,确有实绩,功过尚可相抵。着即日起,戴罪立功,筑堤治河,保两岸黎民无虞。若再有差池,两罪并罚,决不宽贷!’”禁军上前一步,低声道。

    潘季驯闻言,心中百感交集,再次重重叩首,额头陷入河泥之中,哽咽道:“臣潘季驯,叩谢皇恩浩荡!臣定当竭尽全力,追缴贪墨,督修河堤,以报陛下宽宥之恩,以赎臣万死之罪!”

    …………

    乾清宫内,朱祁镇听着侯宝从吴中府邸回来的禀报。

    “皇爷,奴婢按您的吩咐,夜里悄悄去了吴大人府上,那光景……唉,”侯宝小心地觑着皇帝的脸色。

    “真是家徒四壁了,吴大人接了银子和米粮,老泪纵横,对着皇宫方向磕了好几个响头,说……说皇爷您是天底下最圣明的仁君,他吴中无颜见人,更无颜再见皇爷您。”

    朱祁镇手指轻轻敲着御案,脸上没什么表情:“他收了就好。东平伯府那边呢?”

    “夏伯爷那边也办妥了。吴老大人那些藏在外头的小妾和庶子,还有偷偷转移出去的金银细软、田产地契,都被兵马司的给挖了出来。追回来的家财,按您的旨意,大头都清点造册,准备发还吴府了。”侯宝顿了顿,补充道:“奴婢瞧着,吴大人府上有了这笔钱,加上您给的,熬过难关应是不难了。”

    “嗯。”朱祁镇淡淡应了一声,目光投向殿外,

    “这吴中,经此一遭,也该知道什么叫‘天威难测’,什么叫‘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了。让他吃点苦头,磨磨性子也好。省得总以为朕拿他没办法。”。

    说着,顿了顿,又道:“左鼎那头倔驴,这几日可有什么动静?”

    侯宝忙道:“回皇爷,左大人这几日倒是安静,埋头在都察院处理积案。想必是……知道吴中这事皇爷自有分寸,没再上折子死谏。”

    朱祁镇哼笑一声:“算他识趣。要是他敢在这当口再给朕添堵,朕就真让他去跟吴中做伴儿,尝尝西北的风沙!”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话锋一转:“潘季驯那边,消息也该到了吧?”

    “算着日子,禁军快马加鞭,圣旨此刻应是到了潘总督手中。”侯宝谨慎地回答。

    朱祁镇放下茶盏,指腹摩挲着温润的杯沿,若有所思:“留他戴罪立功……你说,潘季驯能明白朕的苦心吗?能把这黄河给朕治好吗?”

    黄河安澜,关系万千生民,容不得半点闪失,即使是对潘季驯这样的人才,他的耐心和信任也是有限度的。

    “皇爷天恩浩荡,潘总督定能体会。他是有真本事的人,此番受了教训,必定更加用心竭力。”侯宝连忙宽慰。

    “但愿如此。”朱祁镇走到窗前,望向天空的点点星辰,“若他真能不负朕望,让黄河成功改道,追回钱粮,将这千里河堤治理得固若金汤……朕不吝给他高官厚禄,甚至更多。可若他再让朕失望……”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闪过的那丝冷厉,让侍立一旁的侯宝心头一凛,大气不敢出。

    殿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滴漏的滴答作响。

    不知过了多久,侍立一旁的侯宝看了看滴漏,已近子时,于是小心翼翼的上前提醒道:“皇爷,该歇息了。”

    本小章还未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