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 第1370 当仁不让

第1370 当仁不让(1/3)

    寒风裹挟着尘沙和深入骨髓的寒意,如同冰冷的鞭子,抽打着这支庞大而疲惫的队伍。

    二十万人,如同一条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巨蟒,在黄土官道上艰难地蠕动。

    曾经在西域被挑选出来时,眼中尚存的几分鲜活或麻木,如今已被长途跋涉的饥寒彻底磨灭,只剩下一种行尸走肉般的灰败。

    食物,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从西域启程时携带的粮秣,仅仅支撑了半个月。

    与马腾,韩遂撕破脸皮,断绝了任何就地补给的可能,每一天,都是对生命底线的残酷压榨。

    韩星河铁青着脸,下达了最严酷的命令:所有食物,统一配给,严格定量。

    目标只有一个——吊住这二十万人的命,让他们能活着走到长安。

    至于饱腹?那是奢望,每日分发的那一点点粗粝得如同沙砾的粟米粥,浑浊得几乎照不出人影,就是维系生命的唯一稻草。

    饥饿如同跗骨之蛆,啃噬着每一个人,少男少女们走路摇摇晃晃,眼神空洞,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虚弱的颤音。

    队伍中,死寂是常态,只有压抑的咳嗽和偶尔响起的,因为极度虚弱而倒地的闷响,才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倒下的人,很快就会被麻木的同伴或面无表情的士兵拖到路边,草草掩埋,连墓碑都不会有。

    冻硬的黄土,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一路行来,路边的无名土丘,无声地诉说着这场归途的残酷。

    当那座巍峨雄浑的长安城郭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已经是两个月后了。

    公元199年2月。春节刚过。

    望着高大的长安城墙,队伍中甚至没有爆发出多少欢呼,只有一种近乎解脱的麻木。

    “大将军!”

    韩星河的声音嘶哑,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

    “带上能搬动的金银珠宝,买粮买药!买一切能吃能用的东西!把长安城给我搬空!”

    “嗯!”韩信没有任何废话,眼神沉静如水。

    随后他便点齐数百名精锐士兵,驱赶着数十辆满载着璀璨珍宝,轰然涌向长安城门。

    长安,这座千年帝都,很快便感受到了这股带着西域风沙和血腥气的购买狂潮。

    黄金?论箱抬!

    美玉宝石?论斗量!

    华丽的波斯地毯、镶嵌宝石的弯刀,象牙雕刻,异域香料……这些足以让长安权贵眼红心跳的奇珍异宝,此刻在韩信眼中,与石头无异。

    他只认一样东西——粮食!

    长安各大粮行,米铺的掌柜们,从未见过如此豪横又如此急切的买主。

    只要仓库里有粮,立刻清空,一车车的金锭珠宝如同流水般泼洒出去,换来的是堆积如山的粟米,麦子,豆子,甚至还有成捆的干菜,成缸的粗盐!

    药铺里的草药、伤药,布庄里的粗布棉絮,也被席卷一空。

    长安城的粮价,在短短一日之内,被硬生生推高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无数长安市民看着空荡荡的粮店和街头汹涌运粮的车队,惊愕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帝国的第二大城池,第一次被一支凯旋之军,用财富进行了一场近乎掠夺式的补给。

    当满载粮食药材的庞大车队重新汇入城外那望不到边的队伍时,死寂的人群终于有了一丝微弱的骚动。

    一口口巨大的铁锅被架起,干柴在寒风中噼啪燃烧,浑浊的粟米粥在锅中翻滚,散发出久违的,令人疯狂的谷物香气。

    食物被分下去的那一刻,场面近乎失控。

    那些饿得只剩下皮包骨的少男少女们,早已忘记了什么叫礼仪,什么叫体面。

    他们如同扑向腐肉的秃鹫,疯狂地拥挤着,嘶喊着,伸出枯枝般的手臂抢夺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滚烫的粥水洒在冻裂的手上,烫起水泡也浑然不觉。

    他们蹲在地上,将脸深深埋进粗陶碗里,发出呼噜噜的,野兽般的吞咽声。

    滚烫的粥水灼烧着食道,也毫不在乎,只是贪婪地将一切能塞进胃里的东西塞进去。

    有人吃得太急,被噎得直翻白眼,捶打着胸口,却依旧不肯停下。

    更多的人,吃着吃着,浑浊的泪水混合着滚烫的粥水,无声地滑落,滴在肮脏的衣襟上。

    韩星河站在高处,沉默地看着这一切,像一根根烧红的钢针,刺在了心上。

    这二十万人,是战利品,也是责任,更是一路走来的沉重负担和……隐患。

    西凉军的贪婪嘴脸和血腥逼迫,如同昨日噩梦,历历在目。

    如今踏入司隶,距离洛阳仅一步之遥。

    会不会有人惦记这二十万人口和堆积如山的财富?

    会不会是另一个“分赃大会”的开端?

    一股冰冷的寒意席卷而来,韩星河望着远方陷入沉思。

    南下之路,危机四伏。

    走汉中南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