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侍者们说完,玩家们高声喊着,“倒着说一遍”,还不等侍者反应,便继续再来一套水刑折磨。
直到来来回回鼓捣三次,交错验证各自的口供是否属实,总算筛选出八名重大嫌疑人。
还不等水刑继续折磨,这些人便招了——
看着奋笔疾书的黑旗营将士,一旁“监督”的锦衣卫颇为惊讶,就凭两件物品,不造伤口,没有疼痛,甚至连拷问场合都不需要,就能使人乖乖就范?
阴谋诡计并不复杂,皇帝闹出人命的“捐饷”行为招到反抗。
勋贵与文官难得联合在一起,假借“为外戚报仇”的名义,希望毒死皇帝的所有幼子,以警告朱由检老实点。
他们花重金给买通宫中太监、宫女,联合太医一起,给皇子膳食里加点“东西”。
当然,李五并不在乎幕后主使是勋贵,还是文官集团,或者说玩家们不在乎这些。
朱由检死不死,皇子死不死,与他们无关。
他们只想借机兴起大狱,搞一个大新闻。
数千玩家原本就早到京师数月,对市井风闻了如指掌,知道勋贵文官的作风。
凡事历史上开城投降,甭管降了闯军,还是满清,一律写入“口供”。
至于有没有实证、人证,这都不重要,只要犯人嘴里出现过同音、同意的字眼,玩家们就能写到纸上。
诛尽帝子,那就是有姓朱的勋贵。
徐徐图之,说明是有徐姓的公爵牵扯其中。
要么简单粗暴一点,直接写哪个太监亲口说,听说某蒋姓侯爵在家中大骂天子……
不一会,汇总纸条上几乎写满了人名,就连锦衣卫见了也要“夸”黑旗营比他们还懂得罗织罪名。
结合市井对勋贵文官的点评,以及玩家的“自我发挥”,一张反抗皇帝的利益大网浮出水面,涉案人员超过百人。
上至勋贵外戚,下至文臣武将,几乎没有一员中下层官员。
得益于某些文学玩家的笔力,混杂着三分真实,七分伪装,几乎把黑的都说成是白的,仿佛真有一个藏在暗处的“影子内阁”默默操纵着一切。
当这份名单与详实的口供递送到朱由检手边,他脸都快气绿了。
这伙贼子联合起来,竟真要杀尽朕的幼子!
“恶贼!奸贼!”朱由检冲着名单愤怒咆哮,“在朕面前装得道貌岸然,正大光明,一口一个为国为民,要朕不与民争利,背地里却干些腐败恶臭的下贱勾当卑鄙!无耻!”
须臾间,朱由检顿觉背脊沁出一股冷汗,这些人若是因为“捐纳”之事联合起来,岂不是把自己给架空了?
如此说来,锦衣卫报上来说“查无实据”,定是被奸贼控制了。
锦衣卫不可信了。
黑旗营递上来的“口供”也说了,怀疑这帮贼子在与反贼的细作联络,要把他献给反贼谋取前程。
该死!
若是自己还要退让,不光保不住幼子,更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还好李卿替他理清思绪,叫他明白劲往何处使。
否则他就像无头苍蝇一般,根本不知道从何查起,只得任由锦衣卫糊弄,将“捐纳”之事废止,罚几个宫女太监,当此事未曾发生过罢了。
所幸在奸贼、囊括环伺的如今,还有李五将军这般忠贞的良臣,为他清查奸佞,闯出一片生路!
忠臣不负朕,朕定不负卿!
不过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单,朱由检意识到,如果大肆杀伐,只会激起这些人的抵抗意志,迫使他们狗急跳墙,提前引贼兵先锋入城。
眼下只能先除恶首,逮捕胁从,其余同党徐徐图之才是。
于是他强忍着愤怒,下令将清查行动限制两成的程度。
主谋夷三族,胁从斩首抄家,其余牵扯其中,但证据不多的罚其缴纳一万到五万不等的罚银。
太医院全部大换血,宫中的太监宫女也要清退、汰换一部分,至于那几个给皇子下毒的奸贼全部凌迟处死。
皇帝有令,黑旗营则是加倍执行,带着刀兵棍棒走街串巷。
罪人胆敢多说一句废话,玩家直接抡起棍子暴揍,打得权贵直叫唤,敢持械反抗的当场格杀。
把人抓了还没完,抄家才是玩家与朱由检的共同目的。
无论是权贵还是官员,从他们的衣食住行的做派就能分辨出真假贫富。
若是真有钱的,势必留家主一口气,当场用短棍猛砸,叫他供出谋害皇子的名单,不说真话就一直砸,直到打死为止。
有些自知经不住查的文官堵死房门,甚至唤来家人堵在门口,意图对抗黑旗营办案。
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巡捕营的兵卒都是本地人,都想着“义军打来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给自己留份善缘的心思,什么事都别做太绝,万一别人被义军瞧上做了高官呢。
但玩家可不管什么狗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