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洪荒:开局昆仑山,化身亿亿万 > 第1143章 番外:没落的儒家

第1143章 番外:没落的儒家(1/2)

    南荒万里大江,嗯,万里宽阔的大江。

    这还是虚数。

    大江中段就已经超过万里宽,只是儒生诗家文人墨客都这么说,

    在一些没有见识过的孩子眼里,这就是一座大湖,甚至是一片大海。

    当年大周可以靠着天地水域建立一座绵延不绝的大阵,隔绝北方大秦精锐,就是凭借这大江无尽水气。

    大汉仙朝一统之后,天地太平,起码东方天地是真太平了。

    刘邦私底下喜好美人美食美酒,但在朝堂上,采用萧何等大臣建议,休养生息,不动刀兵。

    只是把青霞等非嫡系兵马派往西方,自身大汉皇心腹精锐,都在东方,镇压东方人界平静下面的暗流和野心。

    不过,随着国策推行,对地方旧有割据势力的持续推动,人皇亲征估计已经不远。

    相对而言,秩序已经建立。

    而大汉皇帝的国策,不仅得到了稷下学宫的全力支持,到处鼓吹,称之为这是继承三皇五帝仁政,超过始皇帝功业的国策,可以有效减少洪荒人道因果杀劫,让人界多太平几百万年。

    更是得到了全天下最底层老百姓的支持。

    他们是削减豪强、打压豪门、迁移大族的最大受益者。

    在他们看来,出身农民的皇帝,是真的懂得灵农的苦!

    天下人心所向,大汉仙朝气运再上层楼。

    大汉皇帝修为突飞猛进,仙朝朝堂也不愿意大动干戈,除了筹备镇压地方割据豪强大族暴乱外,大部分时候都是用道门弟子治理天下。

    一个字:闲!

    不是主导大汉朝堂的道门官员闲,该做的政务还是要做。

    闲是百姓闲!

    在大秦,尤其是始皇帝时期,一个一个大政不断推出,除却一文字外,如各地要修建稷下学宫分院、修建驰道、修建城池···徭役络绎不绝。

    一个家庭超过五百岁的成年人,按照境界高低,在农闲时候负责不同的事务。

    地仙境以上的高阶修士炼制灵宝配件,金丹到化神境的低阶修士负责组装。

    要不是孔子等一群圣贤各种限制,把这些徭役分批执行,不是一窝蜂全上,让天下万族有喘息休养的机会,民力早就疲惫不堪。

    不说别的,贯通洪荒东方大地的驰道,悬浮在半空之中,要么和天上云脉相合,要么和大地龙脉共鸣。

    每一丈都要消耗海量的各类材料!

    这个不是光朝堂就能供应的!

    耗不起!

    修建轨道,以按照大秦军法执行,各个地方要提供对应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特产资源。

    每年要征发修士数千万在墨家贤良指导下炼制轨道匹配法器,同时,盛产粮食的负责提供灵米,有灵矿资源的提供玄铁,有仙药资源提供仙药。

    这些东西都是征集的,县里并不会给钱。

    豪强也好,地主也罢,全都要辛苦干活,为建设仙秦付出血汗。

    甚至因为修行轨道属于是军功,可以封爵,那些个豪强地主为了子孙后代,真的是掏家底来干活。

    总之,每个县出人出物资。

    虽然大家都知道修建轨道,是对所有人都好的大好事。

    不说别的,一个小小金丹修士进入驰道内,都可以借助轨道之力,日行百万里,游历附近的府郡大洲。

    可这轨道消耗之大,饶是仙秦举人界资源,从始皇帝不周山登基称帝,到皇帝退位,才完成东方人界和西方主要郡治大城的轨道直达计划。

    整整十二元会,一百多万年。

    消耗的资源之大,让人咋舌。

    再加上十二铜人、三千兵马俑等,可以说,始皇帝功业很大,可留给儿子的仓库,真的是快要饿死老鼠。

    后续秦二世扶苏为了安抚天下民心,积蓄民力,暂停了一元会。

    然后,三世也好,四世也罢,打死都不可能花钱去修西方的轨道。

    魔教已经兴起,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对付他们身上。

    仙秦已经没有余力调集更多资源,完成始皇帝当年督促必要完成的伟大功业。

    不过,仙秦累垮,大汉吃饱!

    仙秦留下的虚空轨道、稷下学宫分院、三公九卿、郡县制度等等,全都成为大汉最宝贵的遗产。

    像轨道、学宫,只需要简单修修就能用。

    当年墨家贤良带领数千万仙神修建时,就考虑过时间长久后损坏问题,布置有自我恢复的特殊神纹阵法。

    只要供应上灵材即可。

    所以,大汉的老百姓小日子相当不错,种完田地之后,就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去参加稷下学宫的公开讲道课程,有时间去参加集会节日庆典,有时间去和隔壁的坏大嫂吵架对骂!

    老百姓空余时间多,官员自然累!

    因为鸡毛蒜皮的事,他们没少负责处理。

    一个字:这群吃饱了撑着的刁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