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第742章 太子内官李恒只身赴庐江,指挥使林震夸耀自身功绩

第742章 太子内官李恒只身赴庐江,指挥使林震夸耀自身功绩(1/2)

    应天府的官道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宛如一条白色的绸带,蜿蜒在广袤的大地上。

    官道两旁的树木,早已褪去了往日的生机。

    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像是瘦骨嶙峋的老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枝头残留的积雪,被风一吹簌簌落下,如同纷纷扬扬的碎玉。

    远处的山峦也银装素裹,与灰暗的天空融为一体。

    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天。

    田野里一片死寂,往日绿油油的庄稼早已不见踪影。

    只剩下被冰雪掩埋的残茬,在寒风中若隐若现。

    偶尔能看到几间破旧的农舍,烟囱中冒出的炊烟也显得格外单薄,似乎随时都会被狂风卷走。

    在这冰天雪地之中,负责传旨的太子内官李恒,正骑着一匹混身冒着热气的骏马,快马加鞭地朝着朔州卫驻地进发。

    狂风如刀割般划过李恒的脸颊,冻得他耳朵生疼,可对方却浑然不觉。

    此刻李恒一心只想着尽快赶到朔州卫驻地,将朱元璋的旨意传达下去,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深知早一刻到达,局势或许就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这份使命感驱使着李恒,在这条被冰雪覆盖的官道上争分夺秒地疾驰。

    马蹄踏在雪地上,溅起高高的雪浪。

    “奉命传旨,闲杂人等回避!”

    深冬的寒风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冰刀,割着李恒的脸,可他心中的急切却丝毫未减。

    为了能以最快的速度追上朱棡和朱棣,李恒深知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已经顾不得是否会惊扰民众了。

    此时他来到了庐江集市,这地方平日里就热闹非凡。

    如今虽在深冬,却依旧人群密集。

    集市上,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

    人们裹着厚重的棉衣,在各个摊位前穿梭。

    摊位上摆满了各种货物,从冬日的棉絮、炭火,到各类吃食,可谓是琳琅满目。

    骑在骏马上的李恒,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由得眉头紧锁。

    若不出声驱赶人群,他的坐骑只能放慢速度。

    可这每慢一分,与朱棡和朱棣的距离或许就会拉得更远。

    想到朱元璋那严肃且寄予厚望的神情,想到局势可能因自己的耽搁而发生变故,李恒咬了咬牙。

    只见他挺直身子,深吸一口气,用尽力气大声喊道:“大家让一让!公务在身,紧急赶路!”

    声音在寒风中传出老远,集市上的人们先是一愣。

    随即纷纷转头看向这个骑着快马,神色匆匆的宦官。

    一些反应快的人,赶紧拉着身边的家人朝着路边退去。

    然而还有些人一时没反应过来,仍呆呆站在原地。

    李恒心急如焚,又大声喊了几遍。

    同时他挥动马鞭,在空中虚晃,骏马也配合地仰头嘶鸣。

    人群这才慌乱起来,纷纷让出一条狭窄的通道。

    李恒见状赶忙驱使骏马,沿着这通道疾驰而去,只留下身后一阵骚乱和议论声。

    就在李恒在庐江集市中奋力突围前行的同一时刻,庐江城的郊外,寒风呼啸着席卷过一片肃杀的军营。

    营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军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发出“呼呼”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军队的威严与肃穆。

    驻扎在此处的晋王朱棡,正端坐在中军大帐之中,召见庐州府卫指挥使林震。

    大帐内,火盆里的炭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散发出的温暖与帐外的冰天雪地形成鲜明对比。

    朱棡身着一身黑色的戎装,身姿挺拔地坐在主位上。

    他脸上带着与生俱来的威严,深邃的眼眸中透着犀利与睿智。

    不多时,帐外传来一声洪亮的通报:“庐州府卫指挥使林震求见!”

    朱棡声音沉稳有力,“进来!”

    林震掀开帐帘,大步流星地走进帐内。

    他身材魁梧,一身铠甲在炭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

    外披一件深红色的披风,披风随风舞动,如燃烧的火焰。

    腰间束一条黑色的皮质腰带,带上悬挂着一把锋利的长剑。

    剑柄镶嵌着精美的宝石,剑鞘上刻有精美的云纹图案。

    脚蹬一双黑色长靴,靴面上有细致的皮革纹理,靴筒上装饰着银色的马刺。

    头戴一顶黑色铁盔,盔顶有一根红色的盔缨。

    盔沿处刻有简单的花纹,护颊部分则雕刻着狰狞的兽面。

    只见林震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大声说道:“末将林震,拜见晋王殿下!”

    朱棡微微点头,目光审视着林震,缓缓开口道:“林指挥使,此次召你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如今局势复杂,庐州府的防务至关重要,你且详细说说目前的状况。”

    林震抬起头,神情严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