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 第473章 人帝大禹

第473章 人帝大禹(3/4)

    二来,实则是为了镇守人族气运。

    人族气运,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关乎着人族的兴衰存亡。

    三皇五帝坐镇火云洞,便是以自身之威德与力量,守护着这条气运长河,使其不至于枯竭断流。

    ……

    在这天地之间,有一位身份特殊之人,那便是显圣二郎真君杨戬。

    杨戬乃人神之子,他是神族,也是人族。

    故此,杨戬和人族三皇五帝的关系其实很不错。

    杨戬劈山救母之时,所用的那把开山斧,便是人帝大禹所赠。

    而封神大战之中,神仙打架,人族遭殃。

    周朝的几十万人族大军被瘟神吕岳全部毒倒,差点丧命之时,便是杨戬前往火云洞,找人族三皇求助。

    火云洞人族三皇出手,帮助杨戬化解了瘟神吕岳的瘟毒。

    其实,商军也好,周军也好,都是人族的后裔,他们之间的纷争,不过是一场内部的角逐。

    谁胜谁负,对火云洞人族三皇来说,可能无所谓。

    甚至人族吃狮子、吃鸟,吃鳄鱼……狮子、鸟、鳄鱼吃人……互相吃,这也算是弱肉强食,因果循环。

    但截教仙人以仙神手段,直接几十万、几十万的大面积屠戮人族子民,这就犯了火云洞三皇的忌讳了。

    这不是不把人当人吗?

    ……

    天界,三十三天。

    通明殿。

    昊天镜照应着战场的情况。

    玉帝端坐在宝座之上,目光深邃而平静地注视着昊天镜内的一切。

    当玉帝看到天蓬元帅放天河弱水淹反天大军时,脸上并没有什么波动。

    此时此刻,自然是要把这波反天逆贼歼灭。

    其他的,倒在其次了。

    先有天界,再有人界,先有天,再有人。

    ……

    火云洞中,幽光澹澹,若隐若现,似有灵炁缭绕其间。

    洞内灵气氤氲,然凝重之意亦随之而存。

    洞中一隅,有个身形魁梧、面容坚毅、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男子。

    这男子皮肤粗糙,乃与天地相搏、为苍生奔走之迹;身着粗布麻衣,虽质朴无华,却显返璞归真之态。

    其手足布满老茧,每一道皆是其治水之艰辛见证;头戴斗笠,欲遮世间之纷扰与沧桑。

    乍观之,此男子不过一寻常渔夫,粗布麻衣、草笠覆首,与江河湖海之畔为生计奔波之百姓无异。

    然其周身散发之帝王之气,难以遮掩,此乃历经沧桑、掌控乾坤之威严,令人望而生畏,心生敬仰。

    而此人,人帝“大禹”。

    “大禹”者,世人尊称,意即“伟大的禹”也。

    大禹这一生,对人族来说,是伟大的。

    其一生,治天下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坚忍不拔之志,终平定九州水患;定天下九州,划分疆域,为人族之繁荣发展奠定根基;镇人族气运,以自身之威德与力量,守护人族之兴衰存亡;建立大夏王朝,开创一全新时代。

    如此功绩,堪称功盖千秋,故又被尊称为“禹王”、“禹圣王”。

    大禹身侧,立有一人,牛首人身,身形魁梧高大,身姿沉稳如岳,观之若一朴素之农夫。

    然其既有领袖之威严,举手投足间尽显霸气与决断;又因心怀苍生,目中透出无尽之慈悯,令人感其内心之善良与温暖。

    此人,正是炎帝“神农”。

    ……

    《山海经》有云:“神农尝五谷之所,山形像羊头。”

    《帝王世纪》亦明确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

    在古代农耕的时代,“牛”乃耕地之重兽,地位很是尊崇。

    炎帝发明农具,教民耕种,尝百草而发明医药,被誉为“农耕之神”。

    其牛首人身的神话图腾,象征着农耕之力与自然之崇拜。

    ……

    火云洞中。

    神农看向大禹,开口道:

    “禹,观你神色,可是心有去意,欲出这火云洞?”

    大禹闻言拱手道:

    “吾昔年为平九州水患,费时多载,镇那无支祁于淮水之渊,斩那九头凶兽相柳,又开龙门以通黄河之水……历经诸多艰难,方平息九州水患。”

    言及此处,大禹神色凝重,目光望向洞外那风云变幻的天际,沉声道:

    “如今,天界大战骤起,致使弱水下界。”

    “弱水具有‘一滴化万滴’的特性,其势汹汹,若任其泛滥于人间,必将是灭世之灾。”

    “吾多年治水心血,必将毁于一旦。”

    神农默然片刻,言道:

    “吾等居于这火云洞中,超脱尘世,不问世事,乃是为避天道因果。”

    “今汝若执意出洞,恐会触动天道,为天道所不容,届时反受其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