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 第274章 赵槐的意中人

第274章 赵槐的意中人(1/2)

    赵国基此刻心中感动不已,就像是冬天的阳光照进心房,暖意洋洋、无比幸福。

    但他没有真的像贾环说的那样,称呼他为“外甥”。

    这显得有些随意。

    毕竟,他们是贾府的奴仆,世世代代都是。

    这种身份观念,已经深深地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就像大树的根一样,生长于地底下,普通外力无法动摇其根本。

    即使贾环不介意,他们也不敢轻易更改,生怕一不小心就破坏了规矩,失了分寸。

    贾环虽有心改变这种思想,但他也知道想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难上加难。

    因此,他也只能暂时放下这个念头,不再强求。

    坐下来之后,赵国基一家开始时还有些小心谨慎,举止间透露出一丝拘谨。

    这种情况,就像是刚进入贾府的刘姥姥一样,生怕失了礼数。

    伴随着三两杯酒水下肚,他们紧绷的神情渐渐舒展开来,神色间多了几分自在和随性。

    言谈间,也不再那么小心翼翼,字字斟酌,而是多了几分自然和流畅。

    这样的氛围,也让屋内的气氛变得更加温馨和融洽。

    人一旦上了年纪,就特别喜欢碎碎叨叨,不管男的女的,都是这样情况。

    没喝酒之前,赵国基心里记着主仆的身份,不敢随便说话,生怕说错话惹贾环不悦。

    几杯美酒下肚,心中的顾虑如冰雪消融,碎碎念之语如泉水般涌出。

    赵国基的话语中,满是感激之情,对贾环的恩德赞不绝口。

    其间,也夹杂着几分庆幸,庆幸自家有赵姨娘这般争气的妹妹。

    若非她这些年来的扶持,他们一家的日子又怎能如此安逸?

    当然,更多的是对贾环的感激。

    这些年,贾环没少帮助他们。

    就连现在新盖的院子,都是用贾环给的银子所建。

    说到这里,赵国基夫妻俩的眼眶微微发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他们盯着儿子,语重心长嘱咐他,无论如何也一定要记住贾环的恩情,好好报答。

    即使赵国基夫妇没有明说,赵槐心中也知道这一点。

    回想起贾环资助他们家之前的日子,他们一个月能吃上几回肉都算奢侈。

    住的地方也是狭窄拥挤的巷子,连个像样的院子都没有。

    自从他跟在贾环身边后,生活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贾环时不时给他银子,让他能改善家里的生活。

    后来,更是在贾环的帮助下,他们建起了宽敞明亮的院子,告别了过去的拥挤和破旧。

    至于吃穿用度,那就更不用说了,从来就没有短缺过。

    只要贾环瞧见他们吃得不好,立马就会让赵槐去买一大堆肉,嘱咐他一定要带回家。

    贾环知道,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舍得花自己的银子,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他们不再抠抠搜搜,至少在吃食上,一定要吃得相对较好。

    否则他们不买,贾环就会给他们买,而且一买就是一大堆,多到吃不完。

    多到如果不送人,就会坏掉的地步。

    所以,为了不让贾环破费,他们只能听从贾环的话,开始让自己吃得好一些。

    也正因为如此,赵槐在心中默默地发誓,这辈子都会听贾环的话,唯他马首是瞻。

    只有这样,才能报答贾环的恩情。

    贾环听着这一家人的话,心里五味杂陈,不知道该说什么。

    或许这就是古人的想法吧!

    他们虽然思想有点落后,但是感恩的心却一点也不落后。

    他们会记住所有对他们好的人,所有对他们好的事。

    而那些不好的人和事,他们都会选择性地忘记,只留住心里的美好和温暖。

    赵国基夫妇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或许是普通百姓的代表,用一颗感恩的心去记住生活中的每一份善意和帮助。

    他们知道,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酒足饭饱之后,赵国基家的忽然提起了赵槐的婚事。

    说他们二人,现在最牵肠挂肚的就是这件事。

    成亲在这个时代是件大事,加上赵国基夫妇就赵槐这么个儿子,肯定担忧不止。

    其实,赵姨娘之前也提过这件事,说想给赵槐找门好亲事。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这婚事却迟迟没有个准信儿。

    赵国基家的说道:“最近我们呀,也给槐儿物色了几家合适的,可他就是不上心,一个都不中意。也不知道槐儿怎么想的,对自己的终身大事竟然漠不关心,我这心里着急啊?”

    赵槐沉默不语,只是他的眼睛不停地闪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难以启齿的问题。

    赵国基见状,二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