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 第266章 作诗还是作死?

第266章 作诗还是作死?(1/2)

    其实大家一起丢脸的话,倒也还好,至少总好过一个人丢脸。

    如果可以,贾环也不希望丢脸。

    于是乎大脑高速运转,将这辈子乃至上辈子的舞蹈都想了一遍。

    遗憾的是,即便他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依旧没有与魁星舞相关的记忆。

    紧要的关头,贾环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应变能力。

    决定将酒吧舞与科目三动作联合起来,然后就在台上扭了起来。

    其他人见状,也跟着扭了起来。

    五人在台上尽情的跳,有种群魔乱舞的错觉,引得台下的人哈哈大笑。

    事后贾环才得知,其实没有所谓的魁星舞。

    确切地说,只要是解元带头跳的舞,都可以称之为魁星舞。

    而这个舞的设立,也是为了博得众人一笑。

    因此,无论贾环五人跳成什么样,都没有关系。

    只要台下的人开心即可。

    事实也是如此。

    试想一下,解元带头跳舞。

    这种盛况,每三年才能有一次,台下的人又怎么会不高兴?

    魁星舞跳完,下面便来到了赐宴环节。

    新科举人全部上台,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杯酒。

    李文渊立于高台之上,言辞沉稳而激昂。

    先是一番慷慨陈词,赞颂学子们寒窗苦读不易。

    而后又对学子们寄予厚望,愿诸位能继续砥砺前行,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话一说完,当即举杯邀月,一饮而尽。

    举子们纷纷效仿,举杯一饮而尽。

    接下来则是赠礼。

    礼物一般文房四宝,古籍经卷,皆是朝廷特赐,以资鼓励,彰显皇恩浩荡。

    贾环身为众举子之首,身姿挺拔,面含谦逊之色,上前受礼。

    李文渊亲手将礼物递至其手,眼中满是欣赏与期许。

    同时不忘轻拍其肩,似有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待众人皆得厚赐,贾环率先垂范,领众举子向李文渊大人行跪拜大礼。

    言辞恳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跪,既是对李文渊的敬意与感激,更是遵循古礼,行师恩深重的座师礼。

    从此,李文渊名下,又添一百三十六颗璀璨新星。

    汇四方才俊,桃李满天下,其政治影响,可见一斑。

    试想一下,未来这一百多位举子中,有半数高中进士。

    即便只中一二成,也足以成为李文渊强大的助力。

    这也是为什么乡试主考官,唯有皇帝信任之人才能担任的原因。

    是因为,有座师礼这一环节。

    皇帝当然不希望新进进士,拜一个自己不喜的官员为师。

    这样只会给自己培养不听话的官员。

    座师礼的仪式圆满落幕,宴席间自然而然地转换成了举子们相互倾谈的时光。

    贾环抬首四顾,目光不期然间捕捉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李守忠。

    当即心中涌起一股讶异,旋即又释然。

    李守忠曾为国子监祭酒,这样的身份与地位,出席此等盛会自是情理之中。

    蓦然间,脑海中灵光一闪,忆起了李守忠早上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晚些时候再见。”

    这一刻,贾环心头疑云尽散,恍然大悟。

    贾环望向李守忠的时候,后者似乎也感应到了他的目光,随即向他投来温和的目光。

    贾环见状,知道不能在假装看不见,必要的招呼还是要打。

    但见他手执晶莹剔透的酒杯,步履稳健地走向李守忠,每一步都显得格外郑重。

    至其面前,贾环深施一礼,语调诚恳而恭敬:“晚辈贾环,见过李大人。”

    李守忠见状,爽朗大笑,笑声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

    随后捋着颌下银白的胡须,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哈哈哈,贤侄过誉了。你我之间既有亲缘相连,何须如此多礼?但叫一声‘李伯伯’,更显亲近。”

    语气中满是亲切与期待,仿佛已将贾环视为自家子侄一般。

    贾环心中暗自欢喜,连忙改口:“是,李伯伯在上,请受晚辈一敬。”

    说完,举起杯中佳酿,以敬李守忠。

    两人相视一笑,杯中酒一饮而尽。

    正谈笑之际,李文渊走了过来。

    只见他径直走向李守忠,躬身行礼,满含敬意:“老师,学生有礼了。”

    贾环闻言,目瞪口呆。

    震惊于李文渊与李守忠之间师徒情谊,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悄然爬上心头。

    李文渊称李守忠为老师,自己刚拜李文渊为座师,那他岂不是要称李守忠为师爷?

    “额...”贾环一时之间竟有些语塞。

    抬头望向李文渊,又转而看向李守忠,眼神中闪过复杂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