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楼怎么跟消防局、医院和警政局发信号的?”
“白天摇旗语,晚上打灯语,紧急直接发信号弹,大概就是这一套。具体怎么操作,我不懂,反正他们有完整的一套,又快又明白。”
马塞洛赞叹道:“舒爷,想不到贵国的城镇管理,真是先进到叹为观止的地步。”
舒友良很矜持地摆了摆手,“呵呵,好说,主要是我们历史久远,前唐长安就有一百零八坊,百万人口,要是没管好,就是一个大泥潭,臭水坑了。
管着管着就管出经验来了,小事,不值一提的小事。”
五人跟着万如意父子进了医院大楼正大门,马塞洛抬头看了一眼,“门诊科”三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进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厅堂。
右手边有一排窗口,窗口上方写着“挂号缴费处”,下面是“一号”、“二号”等窗口号,一共六号。
其中一号上面备注了“急诊科特办窗口”,四、五、六号窗口上方备注:“住院结账窗口”。
只开了一到四号窗口,排了四行人,每行只有四五个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旁边有六排座椅,上面稀稀落落坐着十来人,脸色都不好,看着都像是病人。
万如意拉着老二直奔左边一个回形柜台,向坐在柜台后面的女护士打听。
她三十多岁,穿着浅蓝色的上衫,藏青色下裤,发髻包着一块类似对折幞头的布巾。
“劳驾问问,我这娃十岁,流鼻涕头痛,请问是看儿科还是内科?”
女护士抬头看了一眼身穿保卫处制服的万如意,“娃才十岁?”
“是的。”
万先进在旁边又呲溜一声,把快到嘴边的两条鼻涕,吸回鼻孔里。
“挂儿内科。”
“好咧,谢谢你。”
万如意对五人拱拱手,“抱歉,我得去挂个号。”
“你忙,我们到处看看。”
万如意排在二号窗口,很快就轮到他。
窗口里的人头也不抬地问道:“姓名?”
万如意探着头,贴着窗口的栅栏答道:“万先进。”
“年龄?”
“十岁。”
里面的人抬下头,看了一眼万如意身边的万先进。
“单位?”
“卢钢子弟学校小学部。”
“挂什么科?”
“儿内科。”
“挂号费五分。”
万如意递进去五分小铜毫,里面咔咔盖了两个章,递出来一张写了名字年龄信息的表格,上面还带着一张火柴盒大小的纸票。
五人扫了一眼,表格写着“病历单”,小票写着“儿内科挂号票”,上面还盖着日期戳,“050518”。
万如意左手拿着单据,右手拉着二小子,“儿内科在二楼。”
“诸位,我们上二楼。”
一行人沿着楼梯来到二楼,这里的厅要小一大半,左右各有一条走廊,中间摆着一个柜台,两一位女护士坐在那里。
万如意上前去,把病历单和挂号票都递了上去。
女护士接过后,拿出一份表格,在上面查了一下,递过来一个竹牌子。
“十六号,叫你号应一声。可以去那里休息。”女护士指了指旁边的四排座椅。
一行人在座椅上坐下,左看右看,尤其是马塞洛和莱昂,觉得哪里都很神奇。
莱昂压低声音问道:“这里很安静。”
舒友良答道:“医院当然安静。
马塞洛鼻子吸了吸,“还有一股怪怪的味道。”
“消毒水的味道。”
这时,上来一群孩子,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跟着一位护士走了过来。
这些孩子们二十来位,十几位男孩子,五位女孩子。
都才八九岁,衣装款式五花八门。
有穿传统衣衫的,有穿子弟学校一样校服的。老实地排着队,好奇地东张西望,但是不敢大声说话,只是悄声地咬着耳朵。
老师时不时来回地走动,照应着他们不要乱跑,不要大声说话。
领着他们来的护士跟迎上来的一位医生交谈。
医生穿着白长袍,头戴白色圆顶布帽,脖子上挂着一副乳胶管的听诊器,很好认。
两人说话的内容断断续续传了过来。
“滦河农垦局青龙河牧场子弟学校第学生,来我们打除花素”
“好,总共多少”
“二十二人.”
“好,先带到儿童预防科.,我安排。”
孩子们被带到右边走廊,进到一间大房间里。
马塞洛和莱昂对视一眼,什么除花素?还要打?
怎么打?
明国的孩子们都要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