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胡伤等客人秘密劝说秦王扣留赵王和蔺相如。秦王说:“间谍报告说:‘赵国的防备非常严密。’如果计划万一失败,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秦王更加尊敬赵王,与他结为兄弟,约定永不侵犯。并派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名叫异人的,去赵国作为人质。群臣都说:“结盟已经足够了,何必还要送人质呢?”秦王笑着说:“赵国现在很强大,我们还不能图谋它。不送人质,赵国就不会相信我们。赵国相信我们,我们的友好关系才会更加坚定,我才能专心对付韩国。”群臣这才心服口服。
赵王告别秦王回国,正好过了三十天。赵王说:“我得到蔺相如,就像身体得到了秦山的庇护,国家得到了九鼎的重量。相如的功劳最大,群臣都无法相比。”于是任命他为上相,职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生气地说:“我有攻城野战的大功,相如只是靠口才取得了一点小功劳,却位居我之上。况且他还是个宦官,出身卑微,我怎么能甘心屈居他之下呢?现在看到相如,我一定要杀了他!”蔺相如听说了廉颇的话,每当上朝时,都借口生病不去,不愿意和廉颇见面。他的随从都认为蔺相如胆怯,私下里议论纷纷。有一天,蔺相如外出,正好碰上廉颇也出去。蔺相如看到廉颇的前导,马上让车夫把车拐进旁边的小巷躲起来,等到廉颇的车队过去才出来。随从们更加愤怒,一起找到蔺相如,劝他说:“我们这些人离开亲人,舍弃了原本的生活,来投奔您,是因为我们认为您是个英勇的人,所以我们才敬仰您,追随您。现在您和廉颇将军职位相同,却位居他之下。廉颇出言不逊,您不但不敢回应,还在朝堂和市场上躲着他,您这是怕什么呢?我们为您感到羞耻!我们请求辞职离开!”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我之所以避开廉颇,是有原因的,你们没有察觉到罢了!”随从们说:“我们见识浅薄,请您明示原因。”蔺相如说:“你们看廉颇和秦王相比,谁更强大?”随从们都说:“当然不如秦王。”蔺相如说:“秦王的威势,天下无敌,但是我却在朝堂上大声责备他,羞辱了他的群臣。虽然我蔺相如才能有限,难道真的会害怕一个廉颇将军吗?我只是考虑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发动战争,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还在。如果现在我们两个老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秦国人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趁机侵略赵国。我之所以要忍辱负重,躲避廉颇,是因为国家的利益大于一切,而我个人的私仇又算得了什么。”听到这番话,随从们都叹服了。
不久之后,蔺氏的舍人和廉氏的客人在一个酒肆中,不期而遇,双方争夺座位。蔺氏的舍人说:“我们的主君是为了国家的缘故而让位给廉将军;我们也应该顺应主君的意愿,让位给廉氏的客人。”于是廉氏的人更加傲慢了。来自河东的人虞卿游赵,听到蔺氏的舍人述说相如的话后,对赵王说:“如今重要的臣子,非蔺相如和廉颇莫属了吧?”王回答:“是的。”虞卿说:“我听说以前的大臣们,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共同治理国家。现在大王最信任的两位大臣,却互相对立,这不是国家的福气。蔺氏越来越谦让,而廉氏却不能理解他的好意;廉氏越来越骄傲,而蔺氏却不敢反驳他。在朝廷上他们不能共同商议大事,在战场上他们不会互相救援,我真为大王担忧!请允许我调和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帮助大王稳定国家。”赵王说:“好。”虞卿去拜见廉颇,先称赞他的功绩,廉颇非常高兴。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