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通史演义 > 第183章 张仪的连横术:秦国的胜利与六国的失败

第183章 张仪的连横术:秦国的胜利与六国的失败(3/3)

没有采纳苏秦的建议,反而听从了孟尝君的意见,结果攻打秦国的行动失败了,孟尝君却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于是,周围的人就开始怀疑湣王是不是已经不再喜欢苏秦了。他们找到了勇士,怀揣着匕首,在朝堂上刺杀了苏秦。匕首刺进了苏秦的肚子,苏秦用手捂住肚子逃跑,然后向湣王报告了这件事。湣王下令捉拿凶手,但凶手已经逃走了,无法捉拿到。苏秦说:“臣死后,希望大王能将臣的头颅砍下,然后在市场上宣布说:‘苏秦为燕国从事反间活动,现在终于被诛杀了。如果有人知道他的阴谋并来告发,将赏赐千金。’这样,凶手就可以被捉到了。”说完这句话,苏秦拔出了匕首,血流满地而死。湣王按照苏秦的建议,将苏秦的头颅在齐国的市场上示众。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人经过苏秦的头颅下,看到悬赏告示,就在人群中夸耀说:“杀苏秦的人,就是我!”市场官吏于是将他捉拿去见湣王。湣王命令司寇用严刑审讯他,最终查出了指使人,将那几家人都诛灭了。史官评论说,苏秦虽然已经死去,但他还能用计谋为自己报仇,可以说是聪明了。然而他最终还是因为反复无常、不忠诚而遭受刺杀的报应,这难道不是他应有的下场吗?苏秦死后,他的门客们常常泄露苏秦的计划,说:“苏秦为燕国效力,却在齐国做官。”湣王这才明白苏秦的狡诈,从此与燕国产生了嫌隙,打算让孟尝君率领军队攻打燕国。苏代劝说燕王,用交出人质来与齐国和解。燕王采纳了苏代的建议,让苏厉带领人质去拜见湣王。湣王因为对苏秦的恨意未消,想要囚禁苏厉。苏厉大喊:“燕王原本想依靠秦国,是我的兄弟苏代向燕王陈述大王的威德,认为侍奉秦国不如侍奉齐国,所以才派我来献上人质请求和解。大王为什么要怀疑已死之人的心意,而把罪责加在活人身上呢?”湣王听后很高兴,于是厚待苏厉,并让他担任齐国的大夫。苏代则留在燕国任职。史官有一篇《苏秦赞》说:“季子周人,师事鬼谷。揣摩既就,《阴符》伏读。合从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覆。”

    张仪见六国攻打秦国没有成功,心中暗自高兴。当他听说苏秦已经去世,便非常高兴地说:“现在正是我张仪可以畅所欲言的时候了。”于是他趁机游说魏哀王说:“以秦国的强大,能够统治五个国家而有余,这是显而易见的。原本提倡合纵联盟的人是苏秦,然而秦国连他自身的安全都无法保障,又如何能保护其他国家呢?即使是亲兄弟共父母,有时也会因为钱财争斗不休,更何况是不同的国家呢?大王如果还坚持苏秦的策略,不愿意侍奉秦国,如果其他国家中有先与秦国和解的,他们联合起来攻打魏国,魏国就危险了。”哀王说:“我想跟随相国您一起侍奉秦国,但担心秦国不会接受,该怎么办呢?”张仪回答:“请让我为大王向秦国道歉,以结成两国友好关系。”哀王于是准备了华丽的车马,派张仪去秦国求和。于是秦国和魏国恢复了友好关系。张仪便留在了秦国,继续担任秦国相国。

    燕国的相国子之身高八尺,腰围有十围之宽,肌肉丰满,面宽口方,手捷如飞禽,步伐如奔马。自从易王时期开始,他就掌握了国家的权柄。而当燕王哙继位后,他荒于酒色,只贪图逸乐,不愿意亲临朝堂听政,于是子之便产生了篡夺燕国的想法。苏代和苏厉与子之相交甚厚,每当对待诸侯使者时,都赞扬他的才德。燕王哙派遣苏代去齐国,向质子问候,事情完成后返回燕国。燕王哙问:“听说齐国有个孟尝君,是天下的大贤人,齐王有了这样的贤臣,就能称霸天下吗?”苏代回答:“不能。”燕王哙问:“为什么?”苏代说:“虽然知道孟尝君贤能,但齐王并没有完全信任他,专一重用他,怎么可能称霸呢?”燕王哙说:“我只是没有孟尝君这样的臣子,有什么难的,只要我有了,我也会专一重用他。”苏代说:“现在的相国子之,明了熟习政治事务,他就是燕国的孟尝君。”燕王哙于是让子之专门负责处理国家大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