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别了孙宾后,径直进入魏国,凭借兵法之才干来见相国王错,并且被错推荐给惠王。庞涓入朝的时候,正好庖人将羊肉蒸熟准备奉给惠王。惠王正举起筷子,庞涓私下感到喜悦,心里暗想:“我的师傅说过‘遇羊而荣’,果然不是错的。”惠王看到庞涓的仪表非凡,放下筷子起身迎接并向他致意。庞涓再次拜倒,惠王扶住他,并询问他所学之事。庞涓回答说:“我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对用兵之道,已有深入的了解。”他边说边指点解说,竭力把心中的所学都表达出来。惠王问:“我国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韩国、赵国、燕国,都是势均力敌的国家。而赵国却夺走了我们的中山,这个仇还没有报。先生你有什么策略可以应对这个局面?”庞涓说:“大王如果不任用我,那也就算了;如果任用我为将,我保证能战必胜,攻必取,可以征服天下,还担心什么六国呢?”惠王问:“先生说话如此豪迈,真的能做到吗?”庞涓回答:“我自己评估自己的能力,确实可以操控六国于掌中。如果我被任用后效果不佳,我愿意接受惩罚。”惠王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元帅,兼任军师。庞涓的儿子庞英、侄子庞葱、庞茅,都成为了列将。庞涓训练军队,首先攻打卫国、宋国等小国,屡次取得胜利。宋国、鲁国、卫国、郑国的国君们,相约纷纷前来朝贡。正好齐国军队入侵魏国边境,庞涓又成功击退了他们。于是,他自认为是不世出的功业,非常自豪。
那时墨翟正在名山之间游历,偶然经过鬼谷去拜访朋友。他见到了孙宾,两人交谈后发现彼此的观点非常契合。墨翟于是对孙宾说:“你的学业已经完成,为什么不出去谋求功名,而要在山林湖泊中耽误时间呢?”孙宾回答说:“我有一个同学庞涓,他现在在魏国做官,我们曾经相约,一旦我们有了成功的机会,一定会互相帮助。所以我在等待他的机会。”墨翟说:“现在庞涓已经成为了魏国的将领,我为你去魏国,看看庞涓的真实意图。”墨翟告别孙宾,直接来到魏国。他听说庞涓自恃其能,说话不知谦逊,知道他并无真正想帮助孙宾的意图。于是,墨翟以平民的身份求见魏惠王。惠王一直听说过墨翟的名声,于是走下台阶迎接他,并向他请教兵法。墨翟简单地讲解了一下兵法的要领。惠王听后非常高兴,想留下墨翟担任官职。墨翟坚决辞谢说:“我生于山野,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习惯穿戴官服。我所知道的有孙武子的孙子,名叫孙宾的,他是真正的大将之才,我远远比不上他。他现在隐居在鬼谷,大王为什么不召他来呢?”惠王说:“孙宾在鬼谷学习,是和庞涓同一个老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学的更好?”墨翟说:“孙宾和庞涓虽然是同学,但是只有孙宾得到了他祖父的秘密传授,他的才能天下无敌,更何况庞涓呢?”墨翟告辞后,惠王立即召见庞涓问道:“听说你的同学孙宾,得到了孙武子的独传,他的才能天下无双,你为什么不为我召他来呢?”庞涓回答说:“我并非不知道孙宾的才能,但孙宾是齐国人,他的家族都在齐国。现在如果他来魏国做官,必定会先效忠齐国而后才是魏国,所以我不敢向大王推荐。”惠王说:“士为知己者死。难道只有本国人才能用吗?”庞涓回答说:“既然大王你想召孙宾,那我就立刻写信给他。”庞涓虽然口头上答应了惠王,但心里却在犹豫:魏国的兵权现在只在我一个人手中,如果孙宾来了,肯定会抢走我的地位。既然惠王已经下令,我不敢不遵从,那就等到他来的时候,再想办法害他,阻止他升官的路,这样不就好了吗?于是,他写了一封信,交给了惠王。惠王准备了四马驾车,黄金和白璧,派人带着庞涓的信,直接去鬼谷邀请孙宾。孙宾拆开信阅读,信中大概写道:“我庞涓依靠兄长的庇护,一见魏王便受到重用。关于我们曾经相约的承诺,我始终铭记在心。现在我特别向魏王推荐你,希望你能尽快赶来应召,共同建立功业。”
孙宾将信交给了鬼谷先生。先生知道庞涓已经得到了魏王的重用,现在他有信要召唤孙宾,却没有一个字问候自己的老师,这个人真是刻薄忘本,不值得计较。但是庞涓生性骄傲嫉妒,孙宾如果去了,他们两个怎么能和平共处呢?想要阻止孙宾去,但又看到魏王的使者如此郑重,孙宾已经急匆匆地准备走了,不好阻拦。于是鬼谷先生让孙宾拿一枝山花,来卜测一下吉凶。当时是九月的天气,孙宾看到先生几案上瓶中供有一枝黄菊,就拔下来呈上,然后立即放回瓶中。鬼谷先生于是判断说:“这花被折断了,已经不再完整。但是它的性质能够耐受寒冷,经历霜冻也不会损坏,虽然受到了伤害,但并不是大凶。而且它还被人喜爱,供养在瓶中。这个瓶是用金属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