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年,齐景公去世,他的幼子荼继位。同年,楚昭王也去世,由他的世子章继位。那时楚国正处在多事之秋,而晋国的政治又开始衰落。齐国自从晏婴去世后,鲁国因为孔子离开,两国都开始衰败,只有吴国强大起来,在天下中首屈一指。夫差凭借着他的兵力,有着征服山东的野心,各国诸侯都害怕他。就中单说齐景公的夫人燕姬,有个儿子但早夭了。齐景公的诸位公子中,有六个是庶出的,其中阳生年纪最大,荼最年幼。荼的母亲鬻姒身份低微但受到宠爱,因此齐景公特别宠爱荼,称他为安孺子。齐景公在位五十七年,已经七十多岁,但他不愿意立世子,而是想等到安孺子长大后再立他为君。然而他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病逝,于是他交代世臣国夏、高张,让他们辅佐荼成为国君。大夫陈乞一直与公子阳生有交情,他担心阳生会因为齐景公的逝世而被诛杀,所以劝阳生外出躲避。阳生于是和他的儿子壬以及家臣阚止一起逃到了鲁国。齐景公果然让国夏、高张两家去驱逐众公子,将他们迁往莱邑。齐景公去世后,安孺子荼继位,国夏、高张掌握大权。陈乞表面上顺从他们,但实际上心里对他们充满忌惮。于是陈乞在诸位大夫面前诡言道:“国夏和高张有阴谋,他们想排除掉以前的诸位大臣,改用安孺子的党羽。”诸位大夫都相信了他,都来向陈乞求教。陈乞于是和鲍牧一起,带领众位大夫的家兵,共同攻打高和张两家,杀死了高张,国夏逃奔到了莒国。随后,鲍牧成为了右相,陈乞成为了左相,他们立国书、高无平以继承国夏和张家的香火。安孺子年纪还小,只有几岁,言行举止都很依赖别人,无法自己独立。陈乞有心扶植公子阳生,暗中派人去鲁国召他。阳生夜里到达齐国郊外,留下阚止和他的儿子壬在郊外,自己一个人进城,躲在陈乞家里。陈乞假借祭祖的名义,邀请诸位大夫到家里,共同享用祭祖的余味。诸位大夫都来了。鲍牧在其他地方喝酒,最后才到。陈乞等众人都坐定后,才说:“我有一批新的精良盔甲,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大家都说:“我们愿意看看。”于是,大力士背着一个大囊从内门出来,来到堂前。陈乞亲自打开囊口,只见一个人从囊中探出头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公子阳生。众人都感到非常惊讶。陈乞扶着阳生出来,让他面向南方站立,对诸位大夫说:“按照长子继承的原则,是古今通行的法则。安孺子年纪还小,不适合当国君,现在奉鲍相国的命令,请求大家改立长公子阳生为国君。”鲍牧睁大眼睛说:“我本来没有这个打算,你怎么可以诬陷我?是因为我喝醉了吗?”阳生向鲍牧揖礼道:“国家的兴废之事,哪个国家没有?关键是看是否合乎道义。大夫们认为这样做合乎道义,何必在意是否有这个计划?”陈乞不等鲍牧的话说完,就强行拉他下拜。诸位大夫无奈,都向北跪拜。陈乞和诸位大夫歃血立盟。一切准备就绪后,齐国尊奉阳生上车入宫,登上殿廷即位,这就是齐悼公。当天,安孺子被迁出宫外,随后被杀。悼公怀疑鲍牧不想立他为国君,就去询问陈乞。陈乞也因为忌惮鲍牧的地位在自己之上,于是暗中诋毁鲍牧,说他和一群公子有勾结,如果不诛杀鲍牧,国家最终不会安定。后来悼公又杀死了鲍牧,立了鲍息,以维护鲍叔牙的家族。陈乞成为了齐国唯一的相国。齐国的百姓看到悼公诛杀无辜之人,纷纷产生了抱怨。
再说悼公有一个妹妹,嫁给了邾国的子益作为妻子。子益傲慢无礼,与鲁国关系不和。鲁国的上卿季孙斯向哀公报告,派兵攻打邾国,打败了邾国,俘虏了邾子益,将他囚禁在负瑕。齐悼公非常生气地说:“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