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喜转告右宰谷,回复宁喜说孙家如此难以攻打,“如果不是公孙的神箭射中孙襄,追兵还不会退。”宁喜说:“第一次攻打不成功,第二次就越发难以攻打了。既然箭已经射中了他们的首领,军队的心士气必定混乱,今晚我自己去攻打。如果再无功,那就应当逃奔,避免灾祸。我和孙家已经无法共存了。”宁喜一边整顿车马,先把妻子送到了城外,以防一旦兵败无法脱身。另一边派人打探孙家的动静。大约在黄昏时分,打探者回报:“孙家府邸里传出哭声,门口有人进出,情况非常混乱。”宁喜说:“这一定是因为孙襄受伤过重而去世了。”他话还没说完,北宫遗就突然到了,说:“孙襄已经死了,他家现在没有主人,我们可以迅速攻打他们了。”当时已经过了三更,宁喜自己穿上了战袍,和北宫遗、右宰谷、公孙丁等人一起,带领家族武装,重新来到孙家门前。雍鉏和褚带正在尸旁哭泣,听到宁家的军队又到了,急忙披挂上阵。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就被攻破了大门。雍鉏等人赶紧关闭中门,但孙家的家丁已经先逃散了,没有人协助防守,最终也被攻破了。雍鉏翻过后墙逃走,跑去了戚邑;褚带却被乱军杀死了。
那时,天已经大亮,宁喜灭了孙襄的家族,砍下了孙襄的首级,带到了公宫,来见殇公。他说:“孙氏长期专权,有叛逆之心,我已经带兵去讨伐他们,现在取得了孙襄的首级。”殇公说:“如果孙氏真的有叛乱之心,你为什么不让寡人知道?现在既没有寡人在场,你又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呢?”宁喜站起来,抚摸着剑说:“你只是孙氏扶立的,并非先君的遗命,群臣百姓都在思念旧君主,请让位给我们,以成就尧舜的美德。”殇公愤怒地说:“你擅自杀害世臣,废黜国君,任意行事,真是叛逆之臣!我作为国君,已经面向南坐了十三年了,即使是死,也不能受到这样的侮辱!”殇公立刻拿起武器去追赶宁喜。宁喜快步走出宫门。殇公抬头一看,只见到刀枪林立,士兵密集,宁家的军队已经布满了宫外,吓得他连忙退回。宁喜一声令下,士兵们一拥而上,将殇公抓住。世子角听到这个变故,拿着剑来救父王,却被公孙丁赶上,一戟刺死。宁喜下令,将殇公囚禁在太庙,逼他喝下毒酒而死。这是在周灵王二十五年春天二月辛卯日的事情。宁喜派人去接他的妻子,让她返回家中。他召集了群臣在朝堂上,商议迎立先君的事宜。所有官员都到场,只有太叔仪没有来,他是卫成公的儿子,卫文公的孙子,已经六十多岁了,他说自己病了,无法前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太叔仪说:“新旧君王都是我的君主。国家经历这样的事情,老臣怎么忍心去听呢?”
宁喜把殇公的家眷安置在宫外,清扫了宫殿,准备接受新君。他派右宰谷、北宫遗和公孙丁去夷仪迎接献公。献公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三天后到达。大夫公孙免馀一直赶到边境去迎接他。献公被他的真诚迎接所感动,握着公孙免馀的手说:“没想到今天我们又能成为君臣。”从此,公孙免馀得到了献公的宠爱。其他的大夫都在国内迎接献公,献公亲自在车上向他们行礼。献公拜谒了庙宇,接受了百官的朝拜祝贺,只有太叔仪以病为由没有来朝拜。献公派人责问太叔仪:“太叔是不是不想让我回国?为什么拒绝我?”太叔仪跪下磕头回答说:“以前您出走的时候,我不能跟随您,这是我的第一个罪过。您在国外的时候,我不能心怀二心,沟通内外的消息,这是我的第二个罪过。现在您要回国,我又不能参与讨论重大事务,这是我的第三个罪过。您用这三条罪状来责怪我,我敢不接受惩罚吗!”于是太叔仪下令准备车辆,打算出逃。献公亲自去挽留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