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好莱坞:导演旋风 > 第1021章 舆论持续发酵

第1021章 舆论持续发酵(1/2)

    目前为止,外界并未知晓古旋风也参与这次的海底打捞活动,还是最大金主与“太阳之泪”的实际拥有者,至于是否把这件玛雅圣物捐献出来,还真要看他的心情了。

    好莱坞一直以来就对玛雅文明题材电影进行不少尝试,其中《夺宝奇兵:水晶头骨王国》是代表之作。

    导演斯皮尔伯格以水晶骷髅头为主线,塑造成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物品,是外星文明的遗存,能够赋予持有者无尽的力量。

    类似的情节在《启示录》《阿波卡猎逃》等影片中亦有体现,玛雅祭司通过圣物施展神迹,或预言未来。

    但这些电影片段和物品很有想象力,但终究是电影虚构,没有任何历史考证,更别提有实物证明,但现在这个局面将会改变。

    尽管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探险家声称发现了此类物品,但现代考古学已证实,现存的绝大多数水晶头骨均为近代欧洲工匠仿制,其工艺特征与玛雅时代的雕刻技术不符。

    真正的玛雅圣物更倾向于石刻碑文、陶器彩绘及玉器饰品,它们承载的是玛雅人的宇宙观、王权崇拜和祭祀传统,而非好莱坞式的奇幻想的“水晶头骨”实物。

    可以想象一下,当古旋风把水晶头骨对外公布展出,将会在好莱坞丢下一枚巨型深水炸弹,整个电影领域将会涌现出关于玛雅文明的深度探索,如今的好莱坞最缺的就是故事,没办法,都是文化底子太薄了,缺乏厚重,也就没太多东西挖掘。

    就连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两部《国家宝藏》还都是美洲原住民的历史遗留文物。

    截至目前,关于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对玛雅宝藏沉船打捞的话题,已成全球社交媒体关注的焦点。

    更引人注目的是社交平台上泛滥的“预言式分析”,从“神秘学博主”到“伪考古专家”,纷纷对可能出水的玛雅文物进行大胆推测,其内容之离奇,甚至让好莱坞编剧都自叹不如。

    玛雅圣物打捞标签下已累积超过200万条讨论,自称“通灵者”的博主宣称,通过“能量感应”确认沉船中藏有一枚“翡翠日晷”,其纹路能揭示2012年玛雅末日预言未实现的真相。

    “远古外星密码”博主,则发布长达一小时的“论证视频”,将玛雅圣物与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能源核心相联系,并信誓旦旦地表示:“奥德赛公司一旦打捞成功,人类将进入星际文明新纪元。”

    这类言论虽缺乏实证,却精准击中了大众对“未解之谜”的猎奇心理。

    “历史实考”博主无奈评论:“社交媒体正在用算法放大幻想,当一条‘意念可控制天气’的短视频获得百万点赞时,严肃的考古发现反而无人问津。”

    世界考古理事会则批评社交媒体加剧学术失序:“当‘通灵者’获得比考古学家更高的关注度时,文明研究便沦为真人秀。”

    美国玛雅文化研究协会也在自己社交官方账号,发布最新声明中指出:“目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表明沉船载有传说级圣物,根据殖民时代文献,该船更可能运输的是16世纪西班牙掠夺的普通祭器,例如黑曜石匕首或彩陶香炉。”

    而美国UFO协会也同样通过社交账号进一步强调:“玛雅文明的神圣性源于其精密的天文历法和象形文字系统,而非好莱坞式的‘魔法道具’。即使打捞出石刻碑文,其价值也在于文字内容,而非超自然传说。”

    这些团队还通过对比玛雅古典期的文物分布图,认为沉船位置偏离主要贸易航线,更可能是遭遇风暴的偶然事件。

    随着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的打捞活动持续在社交媒体发酵,各国政府及学术机构迅速从观望转向介入。

    这场围绕玛雅圣物的争议,已从社交媒体狂欢升级为国际文化政治议题。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率先召开新闻发布会。

    “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的掠夺行为不能赋予任何私人机构所有权,根据1562年梅里达修道院的记录,这艘沉船运载的祭器来自科巴遗址,其物权应追溯至现代墨西哥。”

    墨西哥外交部同步向美国国务院递交照会,要求奥德赛公司公开打捞日志,并暂停一切文物转移。

    西班牙文化部罕见介入,援引《拉奎尔法案》,主张若文物确属西班牙沉船,西政府有权追索。

    “但我们更关注文物的学术价值而非所有权,”并补充说明,“西班牙愿意联合墨西哥成立跨国研究小组”,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殖民历史的委婉切割。

    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玛雅文明核心区国家通过中美洲一体化体系发表联合声明,强调“玛雅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呼吁将争议文物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托管。

    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也发表评论,指出“西方媒体刻意淡化玛雅文明与欧亚大陆的潜在联系”。提及1956年苏联考古队在帕伦克的发现:“某些碑文符号与鲜卑族萨满教符文存在相似性,这需要跨国合作验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