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 第948章 变味放贷(一)

第948章 变味放贷(一)(1/2)

    周山首先自我介绍,“鄙人姓石,是个生意人”,指着杨柔儿、韩刚分别说,“这是内人,这是家里车夫,也兼着护卫的职责。”

    张掌柜抱拳做作揖状,杨柔儿欠身还礼。

    韩刚也是抱拳,笑呵呵说:“小人姓韩,不会别的,只是有一身蛮力而已。”

    伙计拿来一壶好酒,几人开吃。

    周山、韩刚、张掌柜相互敬酒,连续几杯下肚,张掌柜面色微红,开始兴奋起来,话也多了。

    周山问:“听刚才对话,你好像和刚才两帮人都认识”

    张掌柜点点头,“认识,经常来小店吃饭。”

    “那个老宋只是欠童队长一点钱,怎么会逼债那么厉害?”,周山一脸好奇,而且不是装出来,他确实好奇。

    张掌柜叹口气,“那是举贷钱,可不得了,驴打滚,要人命的。”

    周山“哦”的一声,“举贷钱?”

    张掌柜声音提高,“可不是吗?就是举贷钱,否则老宋哪会这样。

    他为人本分,是个老实的生意人,都是钱闹的,造孽啊!”

    所谓举贷钱,其实就是高利贷。

    大安朝的贷款有两种方式:一种称为质举,需要提供抵押物;另一种是举贷,不需要抵押物,主要依靠借款人的信誉来获取资金。

    举贷钱一般按日计息,每日还款数额固定,类似于明清时期的印字钱。

    例如,借10元钱,按每天还2角计算,60天还清,总计要还12元,年利率高达20%以上,实际利率往往更高。

    举贷钱能解借款人一时之急,但高额的利息让他们陷入债务的深渊,生活更加艰难。

    许多借款人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变卖资产来偿还债务,导致家庭经济状况恶化。

    周山不解地问:“朝廷不是有青苗所吗?为什么要去借举贷钱?”

    周山占据云州后,因庆王和周泽之间发生战争,大量老百姓通过飞云关、狼谷关进入云州。

    再加上收拢的降兵中有不少需要辞退,以至于云州劳动力富余。

    周山鼓励老百姓出云苍关开荒、放牧,但这些老百姓没有本钱。

    周山仿照宋朝王安石所推广的青苗法,设立青苗司,其实就是官方贷款机构。

    所谓青苗法,就是在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贷款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此举旨在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同时帮助农民度过难关,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周山所设立的青苗司服务对象更加广大,包括商人都可从青苗司借款,而且利息极低。

    比如:借十两银子,一年利息只要两钱,用现代话来说,年利率是2%

    正因青苗司的设立,云苍关外的老百姓、牧民得到资金,关外才发展迅猛,短短几年,就出现繁华的状态。

    后来,青苗司又在各地设立青苗所,更加便捷地为农牧民、商人服务。

    周山这几年一直在忙于军事,根本就没有过问这些事。

    所以,他现在听说老宋借高利贷,感到奇怪。

    张掌柜听他说起青苗所,嘴巴发出“切”的一声,面带不屑。

    周山看出他的态度,诚恳地说:

    “不瞒张掌柜,在下就在长安经商。

    我缺钱时,就向青苗所借,钱回笼后,立即还上,方便得很。”

    张掌柜笑了笑,“那是长安城,我们这里就不行了,皇上和太子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到了下面,就变味了。”

    周山心中大惊,急问:“怎么个变味法?”

    张掌柜细细说了起来。

    刚开始,青苗所运营正规,农牧民、商人都能借到钱。

    可是几年后,有的借款人经营不善亏本,有的死亡,出现了坏帐,也就说青苗所借出去的一部分钱收不回来。

    于是,青苗所收紧了贷款条件,需要借款人抵押实物。

    如此一来,就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商人借不到钱,或者借的钱少,不够用。

    而一些大户家产大,他们趁机向青苗所抵押借钱,借出来的钱再放高利贷,从中赚取差价。

    近两年,愈演愈烈,青苗所借款条件更紧了,大部分钱都借给了大户,大户高利贷生意也是越做越大。

    目前,阳泉城做举贷的大户至少有十家,什么马字质库,黄字质库,等等,都是干这事。

    你有实物抵押,利息会低点,没有财产抵押,也可以借,但利息就高了,而且是驴打滚。

    事实上,大部分老百姓都没有足够的财产抵押,借的都是举贷钱。

    如果有财产抵押,那不就去青苗所借了,何必找这些大户?

    这些大户为了收回他们放出去的高利贷,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每个人都豢养了一群凶狠的打手,这些打手们平日里无所事事,专门听从大户们的差遣,去对付那些还不上钱的可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