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状元的锦鲤妻 > 第755章 宴请宾客

第755章 宴请宾客(1/2)

    “孩子们,”萧成善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随我去敬各位亲朋一杯,感谢大家今日赏光,这份情谊,我们萧家铭记于心!”

    于是,由萧成善领头,萧谨烨和李英子紧随其后,李宝儿也优雅起身相伴,一行人开始逐桌敬酒。爷爷奶奶萧九斤和王杏花则坐在主位,由小翠伺候着,笑呵呵地看着儿孙们应酬,脸上满是自豪。

    起初几桌,是萧家的老亲旧故,萧成善还能熟络地叫着称谓,谈笑风生。

    但越往后走,尤其到了那些明显气度不凡的席面,萧成善的脚步便有些迟疑了。他看着那些陌生的面孔,虽对方都报以善意的微笑,他却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这时,李宝儿便自然而然地、不着痕迹地上前半步,脸上带着得体又亲切的笑容,轻声为公公介绍:

    “爹,这位是永州通判周大人及其夫人,周大人与谨言在京城时便常有诗文往来,听闻我们医馆开业,特地前来道贺。”

    萧成善连忙举杯:“哎呀,周大人,周夫人,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老夫感激不尽!敬您一杯!”

    周通判夫妇含笑起身:“萧老先生客气了,谨烨大夫仁心仁术,宝儿夫人更是我等敬重之人,理应前来祝贺!”

    移至下一桌,是几位儒雅之士。

    李宝儿又轻声介绍:“爹,这位是白鹿书院的陈山长,这位是着名的丹青妙手张先生,都是谨言的至交好友。”

    萧成善虽不懂书院、丹青,但听名头便知是清贵人物,忙不迭敬酒:“陈山长,张先生,有劳二位名士前来,萧家荣幸之至!”

    再下一桌,是几位衣着不俗的商人。

    “爹,这几位是江南药行的董会长、刘东家,宝儿在京城时多蒙他们关照药材事宜,此次听闻永州分馆开业,特意从临安赶来相助。”

    萧成善心中的感动愈发强烈,他深知这些人的到来对医馆意味着什么,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助力啊!他连忙起身,举杯说道:“董会长,刘东家,还有各位掌柜,大家不辞辛劳,远道而来,真是令老夫倍感荣幸!日后医馆所需的药材,还望各位多多关照啊!在此,老夫敬各位一杯!”

    而李宝儿则显得从容不迫,她对每一桌宾客的来历以及与自家的渊源都了如指掌。

    在介绍时,她言辞恳切,既点明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又不显得谄媚,而是恰到好处地给足了双方的面子。她的表现不仅让宾客们感到亲切,也让萧成善对她刮目相看。

    李宝儿的介绍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完美地弥补了萧成善在这部分新贵交友网络上的生疏。

    有了她的协助,敬酒的过程变得异常顺畅,宾主尽欢,气氛十分融洽。

    萧成善看着身旁这位举止雍容、言谈得体的儿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为儿子能娶到如此优秀的妻子而感到欣慰,同时也对李宝儿的表现赞叹不已。

    遥想当年,她还是个瘦弱的小丫头,弱不禁风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她已然成为了一位能够撑起如此大场面的宰相夫人,这其中的成长历程,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他凝视着她,心中感慨万千。除了为她感到无比骄傲之外,更多的是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

    这一圈酒敬下来,他不仅仅是在向宾客们表示感谢,更是在李宝儿的引领下,真切地感受到了萧家如今不同往昔的声望和人脉。

    宴席在一片和谐而热烈的气氛中持续进行着,人们谈笑风生,杯盏交错,好不热闹。

    窗外的月色逐渐明亮起来,如水的月光洒在醉仙楼的每一个角落,给这个原本就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更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浪漫。

    而在这醉仙楼内,暖意融融,欢声阵阵,仿佛永远都不会散去。

    这场宴会,对于萧家来说,意义非凡。

    它不仅是一次谢客的聚会,更是萧家在新起点上,人脉与声望的一次集中展现。而李宝儿,无疑是这其中最为耀眼的那根纽带,将萧家与各方宾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月色如水,静静流淌在永州城的青石板路上。

    宴席散后,萧九斤爷爷果然因为太过高兴,多喝了几杯,此刻在小翠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往家走。

    他脸上泛着红光,咧着嘴,时不时含糊地念叨着“好…好啊…我萧家…”,脚步虚浮,深一脚浅一脚,整个人像棵风中快乐摇摆的老松。

    奶奶王杏花紧跟在旁边,一手虚扶着,眉头蹙得紧紧的,嘴里不住地小声数落着:“你个死老头子!跟你说多少回了,年纪大了,少喝点少喝点!就是不听!瞧你这模样,像什么话!待会儿摔了可咋整?真是越老越不省心……” 她的语气里半是责备,半是担忧,眼神始终没离开过爷爷踉跄的脚步。

    李宝儿跟在奶奶身侧,见状连忙柔声劝慰:“奶奶,没事的,您别说爷爷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谨烨弟弟医馆开业,来了这么多贵客,爷爷是心里头真高兴,这才多饮了几杯。难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